有關資料顯示,幾十年前,法國農村消耗的能源主要通過燃燒薪柴、煤炭、動物糞便和生活垃圾等產生。這種簡單的燃燒方法不僅產生的能量有限,資源消耗也相當大,還會造成環境污染。隨著法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制定和貫徹,依靠技術進步促進農村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已成為法國政府的工作重點,而改變農村能源結構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首先,政府加大對農村電力設施建設的投入,使電網覆蓋全法國的各個村莊。政府還通過對農業的各項補貼,保證農民用得起電。如今,電能已成為法國農村中取暖、做飯的首選能源。比如在法國西部波爾多附近的村莊,許多農民的生活燃料就已經不再是傳統的薪柴和牛糞了。
其次,法國政府支持農村發展生物能源。上世紀70年代后期起,法國重視開發利用沼氣作為農村的生活燃料并取得成功,現在又在積極推動厭氧技術的改良,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禽畜糞便和有機廢水生產生物能源。在政府的支持下,旨在開發農村生物能源的新技術在法國層出不窮。
第三,擴大能源型作物種植,既解決農業種植面積過剩問題,又可實現能源來源多樣化。法國政府去年初又開始實施一項戰略計劃,目標是在2007年以前,使法國的生物柴油等液體生物燃料產量較2005年提高3倍,從而使法國成為歐洲液體生物燃料的第一生產大國。屆時,法國農村用于種植生產液體生物燃料作物的農田面積將達到100萬公頃。
如今,更新農村生活觀念,重視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已成為指導法國農村發展政策的戰略方針,而生活燃料結構的改變僅僅是法國農村生活改善的一個側面。
在法國,農村發展絕非農業部門一家之事。在工業、能源、交通、環境和財政等部門的文件中,為農村提供技術、資金支持的內容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法國媒體和一些政府機構的網站上,還經常可以看到討論如何推動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別、避免農村在城市化和工業發展進程中被邊緣化等話題。利用工業進步,促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正越來越成為法國公眾的共識。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