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業如何節約用水
2006-03-17

          在許多國家一立方水能生產2公斤糧食,而我國用同樣的水產糧不足1公斤,其差別就是緣于農業節水技術落后,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極度缺水的國度來說——發展農業節水技術是緊迫課題
         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干旱常常成為威脅我國農業生產的揮之不去的魔影。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面積約4億畝,占我國耕地面積的近1/4,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相當于10多個大型水庫的全部存水量。
        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有人預測到2030年,人均水資源量將下降到1760立方,逼近國際上公認的1700立方的嚴重缺水警戒線!
        在我國,農業又是用水大戶,占全國用水量70%,在水資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農業用水的效率又相當低,浪費嚴重。據統計,我國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不到50%,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一方水只能生產0.85千克糧食,遠低于2千克以上的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這說明我國農業有著巨大的節水潛力。如果能把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從目前的約50%提高到70%,則僅灌溉用水就可節水約900億立方,是我國每年灌區缺水量的三倍。據有關部門預測,在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情況下,保障21世紀我國糧食安全的惟一選擇就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農業節水技術是一個綜合技術體系,是集合了農學、植物生理、土壤化學、微生物學、環境和氣象、農業工程等多門學科的綜合應用技術。發達國家在生產實踐中,始終把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田間節水灌溉技術和作物水分生產效率作為重點,在水源開發利用技術、田間節水灌溉技術、農藝節水技術、用水管理技術和節水農業技術集成與產業化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
         農業節水技術主要有四個發展方面,包括工程技術、生物技術、農藝技術和管理技術, 而這四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可以使節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接觸較多的灌渠防滲,發展微、噴灌就屬于工程節水技術。但是目前,我國節水灌溉面積還不到有效灌溉面積的一半,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導地位,噴灌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僅占灌溉面積的2.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生物節水技術,如通過基因工程培育新的抗旱品種在我國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受到整體生物技術發展水平的影響,水平不是很高。而農藝節水技術和管理節水技術在我國節水發展中受重視的程度還低,投入也不夠。實踐證明,坐水點種、旱育秧、種子包衣、施用抗旱保水劑等農藝節水措施,以及使用正確的灌溉方式建立良好的灌溉制度,產生的節水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相比之下,節水農業技術發達的國家,十分重視抗旱節水作物品種的培植,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利用新的轉基因技術、植物抗旱基因的挖掘和分離、基因聚合技術,培植出了一批小麥、棉花、牧草、水果和陸稻品種,使其不僅具有節水抗旱的突出特點,又具備穩定的形狀和優良的品質特性。在節水農作制度關鍵技術研究方面,有的國家正在依據地域特性發展免耕,研究證明當耕作次數由7—10次減少到1次或不耕時,休閑地的蓄水量可以由102毫米增加到183毫米,蓄水量從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小麥單產從70公斤/畝提高到180公斤/畝。噴灌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蔬菜、果樹、葡萄、經濟作物、牧草、玉米和小麥。捷克、德國、羅馬尼亞的噴灌面積已經接近其總灌溉面積,且自動化和機械化水平日益提高。新的激光控制平地技術用于完成土地精細平整工作。該技術從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大面積推廣,使灌溉勻度達到80%以上,田間灌水效率達到70%—80%。
         那么,怎樣發展我國的現代節水農業技術并盡快使之產業化呢?專家認為,我國在節水農業技術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節水農業高新技術研究相對薄弱,新技術儲備少,尤其缺乏根據我國農業生產特點和區域特征而進行的基礎研究及戰略考慮。節水農業技術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水利、農藝、工程和管理技術的整體融合與合理配套。但現狀往往是在各單項技術間缺乏有機的連接和集成,沒有合適的應用模式。
         另外,節水設備和材料的工藝落后,產品功能單一,仿制國外多,質量差,配套性差。技術的薄弱,產品研發制造能力不強,也沒有形成體系,導致產業沒有穩固的基礎。
         我國在農藝節水技術領域取得的很多成果在研發階段表現出顯著的節水增產增收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卻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產品、配套的應用設施和規范化的技術產品標準,難以大面積推廣

                                                                                           【來源:人與自然】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