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林業生態旅游:以保護為主 推進特色旅游
2006-03-17

隨著生態旅游業的蓬勃開展和林業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傳統旅游方式中的一些不足,特別是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已成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既是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一種備受推崇的社會行為方式,甚至代表著21世紀旅游業發展的方向。自然界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只要旅游者進入自然界旅游,就必然會影響自然界,所以要使旅游者成為生態旅游者,保護自然環境,這不僅僅是生態保護者的責任,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游學會給生態旅游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效益?!?BR>   由此可見,生態旅游是一種在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下,以自然區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區域為對象,以享受大自然、研究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及相關文化特征為旅游目的,以不改變生態系統的有效循環及保護自然和人文生態資源與環境為宗旨,并使當地居民和旅游企業在經濟上受益為原則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為??偠灾@是一種基于自然和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旅游。
   長白山林區在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優勢突出,具有豐富的開發林業生態旅游產品的資源基礎,開發林業生態旅游產品的潛力巨大,但是在確定開發林業生態旅游模式及其對策時,以下幾項是不可忽視的。
   一、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森林資源。原始大森林是社會文明發展中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經濟系統,是以人類、生物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為原則,以自然自由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宗旨。露水河林業局擁有長白山最原始的大森林也是我們國家僅存的原始林帶,原始林豐富的林業資源,為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可在此基礎上外延林業生態旅游項目,造福林區百姓。
   二、合理進行旅游規劃,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目前林區生態旅游區域尚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應從遵循自然規律,對林區內的水資源、地質資源、生物資源、林業資源等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引導。對諸如長白山林區這樣重要的生態旅游區,禁止開采礦石、破壞空氣質量、盜伐森林資源等自然環境的行為。推動以礦山為主要經濟來源向以生態保護型經濟為主要經濟來源轉變。對由于開采造成長白山生態旅游區形象破壞的,應采取補救措施以提高生態旅游的美感質量。禁止在林業生態旅游區內開辦對空氣、水體等會造成污染的企業,對于已經開辦的污染性企業,政府部門應責令其關閉或遷出。
   三、加強宣傳工作,強化資源和生態保護意識。發展林業生態旅游是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林業應加強對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建議在旅游區進出口設立宣傳欄、宣傳碑、宣傳牌,編輯精美的林業生態旅游宣傳資料、宣傳片在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強宣傳教育,轉變全民觀念,使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可以嘗試組織中小學生進行生態旅游,使青少年從小樹立資源保護、持續利用觀念。
   四、充分挖掘、利用林區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加大開發具有林區特色的旅游產品力度,整合利用資源,形成品牌,產業化發展,振興林業經濟。
   1、林業生態旅游活動設計
   ①長白山國際狩獵場。充分利用現有基地在滿足廣大游客的同時,不斷擴大圍捕區范圍,逐步形成狩獵系列,以其揮宏博大、獨特的原始風貌吸引游客。
   ②奇石、奇樹之旅。融觀賞、求知、考古、雕刻、購買于一體,演繹林區奇特文化,可完善奇石、奇樹景觀的開發,也可采集奇石、奇根讓游客親自制作、刻上姓名或賣成品以作為留念,提高游客參與的積極性。
   ③紅松母樹林之旅。利用擁有1.2萬公頃亞洲最大的紅松母樹林資源深度挖掘林區紅松企業文化,讓旅游者參觀紅松幼苗期、中齡期和成齡期紅松長勢,參觀紅松果實,并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品味紅松之精神及經濟價值。
   ④亞洲最大的紅松種子園之旅。長白山擁有亞洲最大的紅松種子園,面積近700公頃,在全國18個紅松分布區內,50余個林場,100多個林分中,收集1012株紅松優樹的基因材料,建起了亞洲最大的紅松優良基因庫。紅松種子園是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實驗基地,也可建成中小學生態教育基地,既育苗,也育人。
   ⑤生態健身游。挖掘長白山林區水資源,如碧泉湖等,開發生態健身游,如水上運動、漂流,使旅游者領略林區的大自然之美,也讓游客得到身心的鍛煉。
   ⑥原始大森林之旅。讓旅游者感受長白山林海生態自然環境、生態文化之美。
   ⑦長白山紅松王、連理樹之旅。領略在長白山林海中的紅松之王以及象征愛情的連理樹,當游人看到三人合抱的“紅松王”時,感受它的靈性及奇觀。
   ⑧其它風景區之旅。在露水河林業局轄區內還可以領略到吊水湖、二岔河、白山湖、黎明等風景區旅游,可觀賞到奇石、奇山、奇景、奇洞。
   2、生態旅游商品開發
   ①紅松果仁。純正紅松果仁只有長白山區出產,經濟及藥用價值相當高。生產廠家要適應旅客需要,包裝精美,可盒裝、散裝、桶裝、罐裝、塑料包裝,要標明紅松果仁的來歷等等。
   ②黑木耳。在包裝上求新,在生產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確保質量,形成拳頭產品。
   ③人參。對人參進行加工處理,形成各式包裝,并形成品牌效應。利用豐富的資源,開發人參品種。如:白條參、紅參、參片、參粉等,豐富人參文化內涵,引導綠色消費。
   ④菌類開發。如元蘑、針蘑、黃蘑、猴頭蘑及山野菜開發。
   在開發利用林區土特產品時,必須堅持在保護發展的前提下,有節制、可持續利用的原則,一切勿竭澤而漁。

(來源:國家林業局)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