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SN中文網—中國環境報
本報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近日發布了《氣候變化解決方案——WWF2050展望》中文版報告。
報告指出,遏制氣候變化的主動權仍然在人類自己手中,但前提是世界各國在未來5年內必須有所行動。在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從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報告提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6種途徑,包括:打破能源服務和一次能源生產之間的關聯;停止森林的砍伐;加快發展低排放技術;開發可塑性的燃料、能源儲存和新型基礎設施;使用低碳天然氣替代高碳煤的使用;碳捕獲及封存技術。
報告認為,這6種方式的組合使用,能夠在滿足全球在2050年能源需求翻一番的同時,不對全球氣候造成威脅。
目前中國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3%左右,相當于發達國家20年前的水平,而GDP能源強度也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在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對節能減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條件。
WWF(中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項目主任陳冬梅表示,“節能和提高能效對于減少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首選措施。”
此外,中國是水電生產大國,還有著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且這些能源相對而言有著技術成熟、經濟性好等特點。因此,大力開發和利用這些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量的比例,應成為滿足中國未來能源的重要舉措。
報告提出的其他解決方案也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譬如,中國的能源供應75%來自于煤,在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及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等方面都有著廣闊的前景。如能解決技術的穩定性和經濟的可行性,將會對中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起到重要作用。
WWF(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說:“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是各國政府都不能再拖延的事情。我們希望報告能對即將召開的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希望各國積極開展磋商,取得遏制氣候變化的實質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