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名垂科學史的十二只靈長類動物
2007-12-22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概率論中有這么一個著名例子,一只猴子站在打字機旁,假定它隨機地敲擊各個鍵,每次擊鍵時,任何符號或空格鍵被敲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如果給它足夠長的時間,猴子就完全可以打出莎士比亞全集(或大英博物館中的所有書籍。這就是所謂的“無限猴子定理”。

  上面說的只是普通的猴子,而對少數更高級的接受過訓練并有旅行經驗的靈長類動物來說,它們做出更偉大的事情來,我們也不應該感到奇怪。比如下面這12只靈長類動物用自己的行為撰寫了科技教科書。從這個角度講,他們確實應該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開拓生命的新篇章。

  1. 貝克爾和艾布爾: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女士”


貝克爾和艾布爾

  永遠不要讓一個男人去做一只母猴子的工作,這是美軍醫療研發部于1959年獲得的一個結論。當時,他們想測試太空旅行對身體的影響,認為派一只雌性猿猴要比身體健康的美國人更合適,因此研究人員選擇了兩只極具愛國精神的母猴--一只名叫貝克爾的松鼠猴和一只名叫艾布爾的獼猴。當年5月28日,看似鎮定自若的她們被送進“木星AM-18”火箭的頭錐,開始進入太空的繞地飛行(直至兩年之后,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才作為人類第一人完成了同樣的太空壯舉)。

  在為期15分鐘的飛行過程中,火箭的飛行時速最高達到1萬英里,飛行高度達到300英里,并且在長達9分鐘的時間內,兩只母猴都處于失重狀態。更令人注目的是,她們安然無恙地返回地球,成為首批經歷太空飛行的動物。然而,生活中也不全是一帆風順的玫瑰花,就在兩只母猴安返地球后不久,6月15日,貝克爾和艾布爾剛剛登上《生活》雜志成為封面“人物”之時,艾布爾卻在返回地球四天之后就不幸去世了。盡管她的身體能夠承受38倍于地球重力的壓力,但卻無力承受一次小小的麻醉術,那是為取出因太空旅行而植入其體內的一個小小電極進行的小手術。

  然而貝克爾一直健康地活著,并且終生享受著成功的榮耀,安逸地生活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哈什維爾航天中心專為她設計的圍籠里,最終于1984年以27歲的高齡安然辭世。

2.“白胡子”大衛:利用工具釣白蟻


“白胡子”大衛

  就在不久之前,科學界還一直以為已經解決了進化發展史上的所有問題,簡單來講,人類比其它靈長類動物更高級是因為人類能夠使用工具,但位于坦桑尼亞貢比鳥獸保護區的黑猩猩的表現卻對這一看法提出了挑戰。

  1960年,初出茅廬的靈長類動物學研究者珍.古德來到貢比研究這里的野生黑猩猩,并偶然發現一只成年雄猩猩竟然會“釣”白蟻:它將一支嫩枝伸進白蟻洞里,誘使白蟻到此聚餐,然后一網打盡。珍給這只雄猩猩起名叫“白胡子”大衛,并開始跟蹤調查他,終于發現幾乎所有的雄猩猩都會經常使用類似工具;另外,黑猩猩們還會加工改造白蟻“釣具”,去掉枝上樹葉、剝去樹皮,以便更好地伸到蟻洞里去“釣”白蟻。這是首次明確記載除人類以外的動物能制造并使用工具,完全顛覆了科學界以前的結論。正如著名人類學者路易斯.李基所說,“現在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工具,重新定義人類,否則就得承認非洲黑猩猩也屬于人類。”

3.奧利佛:為自己調制威士忌


奧利佛

  如果說“白胡子”大衛用工具“釣”白蟻的行為模糊了人類和黑猩猩的界限的話,你就可以想象當一只名叫奧利佛的黑猩猩竟然會為自己調制威士忌飲料時,關于進化論的討論會變得激烈起來也就毫不奇怪了。

  奧利佛是一只禿頭且耳上有疤的非洲黑猩猩,除了可以充作酒吧調酒師外,它還會兩腿直立行走,使用馬桶,喜歡看電視。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里,他一直接受各種馴養師的訓練,在狂歡節和電視上做“怪物”演出。然而到1975年奧利佛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一名曼哈頓律師觀看了演出后認為,他太像人類了,應該是屬于人與動物基因之間“缺少的一環”,并開始對奧利佛進行一系列的科學測試來證實這一點。

  令人信服的是,日本進行的一項測試顯示奧利佛有47組染色體--比人類的46組染色體要多,比黑猩猩的48組要少--這一結果足以新聞界和公眾興奮不已;然而后續測試證明這一結果并不可靠,使美國媒體失去了興趣。但是到了1996年,研究人員再次對奧利佛進行了測試,這次他們確定他有48組染色體,絕對是個黑猩猩,而不是那“缺少的一環”,不過科學家仍然認為他可能屬于黑猩猩中的愛因斯坦。

4.海利恩--讓導盲犬相形見絀


海利恩

  當你看到莫杰和霍默.辛普森一起躺在沙發上喝啤酒時,肯定也想要一個這樣的幫手猩猩,不幸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可太難了。但是請記住,如果不是海利恩的存在,這樣的幻想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海利恩是世界上第一只經過訓練可以幫助人類的猴子。

  1977年,教育心理學者瑪麗.瓊.威拉德開始訓練一種身手敏捷的小猴子來幫助殘障人士,它們通常總追隨在街頭手風琴師或流浪漢身旁。僅僅兩年之后,威拉德就讓自己訓練出的第一個新生海利安去給一位名叫羅伯特.福斯特的四肢癱瘓者做幫手,結果非常成功,事實上他們直至現在還是一對。福斯特憑借用嘴操作的激光器來指揮海利安去做事,這只幫手猴的職能十分廣泛,包括從幫福斯特梳頭發到鎖門到開立體音響,甚至還能用小吸塵器清潔房間。

  到現在,海利安已經成為幫手猴的榜樣。在占地6千英尺的波士頓幫手猴訓練中心,小猴們會每周上5至6次課,直至一年之后開始正式上任,目前為止該機構已為超過93名殘障人士提供了幫手猴服務。

5.黑猩猩尼姆:“我要吃桔子”


黑猩猩尼姆

  就在“白胡子”大衛證明黑猩猩也可以制造工具后,科學家開始尋找人與其它靈長類動物間的標志界限,這次他們認為本質區別在于能否使用語言。

  麻省理工學院著名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即是該新理論的積極鼓吹者之一,他對那些嘗試教授靈長類動物手語的馴練師總是一笑置之,堅稱只有人類才能掌握復雜的語言句法。自然而然地,全球各地的動物學家都急于證明他的觀點是錯誤的。就拿黑猩猩尼姆來說,你會發現非洲黑猩猩確實就如喬姆斯基所說的那樣。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各路馴練師用盡辦法想讓尼姆學會美國手語,但它最終只掌握了125個姿勢,很顯然它的語言開發深受自身單軌思維的破壞。他能說的最復雜的一名話是,“給我桔子吃,我要吃桔子。”

  尼姆可能在學習掌握語音句法方面沒有成功,但他并不一無是處,事實證明尼姆是個出色的抽象派藝術家,他的作畫工具是各種記號筆和蠟筆,其作品被評論家形容為孩子氣的、好玩的。有時他會連續數周使用一種顏色,然后再突然轉向另一顏色,相信它的畫作對學習語言也有幫助。尼姆死于2000年,現在它的將近200幅畫作價值已達25000美元。

6.科科:在線聊天 喜歡寵物


世界上最先會“說話”的猩猩科科

  盡管黑猩猩尼姆證明喬姆斯基的觀點是對的,但這一結論并未保留多久。1972年,斯坦福大學研究生弗朗辛.帕特森開始教一只名叫科科的雌性低地大猩猩學習美國手語,僅僅數周之后,她就能正確做出要食物和飲料的手勢了。

  現在的科科以世界上最先會“說話”的猩猩而聞名,可以掌握超過1000個詞匯,能聽懂約2000個單詞,當然,某些特定詞匯也能難倒她。不幸的是,總讓她為難的一個詞匯是“people(人們)”,她總是將其誤認為“nipple(乳頭)”,因此數月之前還因為此被幾名看護以性騷擾為由告成了被告(絕對屬實)。

  另外科科還喜歡玩電腦,1998年甚至還成功登陸美國在線網,通過翻譯在線回答公眾提問。通過那次聊天,粉絲們知道了科科最想養的寵物是“小狗”,對于帶來給她當配偶的雄猩猩,她的第一反應是“糟透了”,還有一只重達310磅的猩猩最想要的是“我要吃糖”。但是這些不用腦子的玩笑當然不足以吸引一只真正猩猩的注意力,科科很快就厭煩了這種聊天(稱真討厭),跑到一邊玩她的玩具去了。

7.坎茲:超越養母 會說“外語”


坎茲

  不要以為能教給靈長類猿猴手語就了不起了,當你決定帶它參加任何大型才藝展示會前,一定得準備好隨時為它出頭。

  在80年代,佐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非洲倭黑猩猩理解和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最初他們選擇了一只名叫馬它它的倭猩猩開始訓練,經過數年努力之后依然在她身上看不到太大進步。但馬它它的養子坎茲的表現卻大為迥異,事實證明,這只小猩猩在每天陪媽媽“上課”期間就掌握了很多東西(絕對大大超過其母)。2002年,研究人員發現坎茲能發出四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來表達自身的明確需求(代表香蕉、果汁、葡萄和“是”)。雖然只憑這些特殊的音節并不特別令人振奮,但卻足以正面證明了語言學家聲稱靈長類動物不具備掌握語言能力是錯誤的。

  除去掌握了黑猩猩尼姆難以達到的能力之外,坎茲還證明自己確實是靈長類動物中的天才。在掌握了“bonono”的發音之后,他還掌握了英語中2000至3000口語單詞,甚至還能與自己的輔導教師、心理學者休.薩維奇通過敲擊一個特制鍵盤上的若干抽象符號進行交流。事實上大多數美國人都無力學習第二語言,而坎茲卻已經開始學習“第三外語”了。

 8.因達和阿茲:邏輯思維 數學天才


因達


阿茲

  當人類嘗試教授黑猩猩和大猩猩掌握英語發音時,其猩猩同類阿茲和因達正進行類似LAST法學院入學考試之類的學習。在史密斯學院全國動物展上,展示了如何教授靈長類動物采取更抽象的思維方式,比如解開邏輯難題或者通過符號交流等。

  以因達為例,她已經學會了將代表動詞和名詞的不同符號合在一起使用,來表達自身的簡單需求,如“打開包”。同樣她也算是個數學天才,掌握了數字1、2和3。在她2004年去世之前,輔導老師正教授她如何用數字表達物體的價值,并且進展順利。第一步是使用錢幣,她甚至都快能自己去買鞋了!雖然與姐姐相比,阿茲的左腦不夠發達,但他非常勤奮,他非凡的反直覺的思考能力是一般黑猩猩難以達到的。比如,當訓練師拿給阿茲兩碗葡萄時,雖然他的第一反應是先拿那碗葡萄多的,但現在他學會了先拿那碗少的,這樣會獲得更多的獎勵。

9.泰特拉二世:第一只被克隆出來的猴子


泰特拉二世

  泰特拉二世不會說話,也不會算算術,更不會手語,她也不可能參與太空旅行,但泰特拉二世具備其它在這份名單中的其他靈長類動物所不具備的素質:她是被克隆出來的。

  1999年,俄勒岡地區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將恒河猴的八細胞晶胚分離成四組相同的兩細胞晶胚,再將培育的胚胎植入代孕母親體內,后來有4只猴子成功受孕,但只有一個平安降生,她就是泰特拉二世。地球上任何一個政府都夢想擁有一只基因完全相同的猴子部隊,這一以前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突然間變得觸手可及了。另外的用處還包括,可以使用克隆猴子作為同一受體接受醫藥測試,從而規避了基因的變異性,能得到更為準確的結果,其它的科學應用也存在著無數潛力。

10.布里切特三世:猴子部隊從它開始


布里切特三世

  說到猴子部隊,智能機器人奇才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博士及其來自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團隊完全置科幻小說中人類被極具報復心理的機器人所消滅的情節于不顧,發明了智能機器猿,并起了個強硬的綽號“布里切特三世”。

  人工智能猿在向人形機器人方向 邁出了兩大步,其外型仿照一只長臂猿的骨架,內置14個發動機使其每個關節都能自由移動,行動起來更靈活敏捷。福田敏男博士認為,布里切特三世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采用一套先進的復合視覺系統作為電腦外腦,因而能自行決定該做什么動作,該調動身體的哪些部分,甚至還能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如果布里切特三世在體操館叢林一般的杠上跳上跳下時沒有抓住哪根杠,其大腦會在下次糾正過來。

  我們不用擔心這些假猿猴會對人類構成威脅,目前對布里切特來說,笨重的外接電源設備限制了它的活動范圍,唯有等發明了更小更輕的動力設備之后,它有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動,到那個時候,它要搞點小破壞,也不是不可能的。

來源:新浪科技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