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夏命群)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將于下月開始,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普查人員將集中人力、物力入戶調查。昨天,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會上表示,對于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普查資料的,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要想治污減排,首先要摸清家底。”周生賢說,通過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等情況,為今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環保規劃的制定提供依據。
他表示,此次普查將集中在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4個方面。工業源是這次普查的重點,主要普查第二產業中除建筑業外39個行業中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此外,本次還將普查城鎮居民生活污染,普查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朱建平表示,醫院、住宿、餐飲、居民生活污染都將納入。朱建平說,居民的生活污染將不針對每戶居民進行入戶調查,而是針對一個區域的居民數量、機動車數量,然后通過相應的污染系數計算出結果。
為力求此次普查數據客觀準確,周生賢明確指出,普查數據僅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與“十一五”總量削減任務、目標責任制考核及排污收費等工作掛鉤。他同時強調,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分別于4月和7月派出核查組,對普查表填報、數據審核階段和普查數據錄入、抽查階段工作質量進行核查。對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普查資料的,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相關新聞
機動車尾氣將成北京普查重點
本報訊 (記者夏命群)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政府召開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北京下月起將對包括餐館、醫院、居民生活污染在內的全市污染源進行普查摸底。與其他省市不同的是,北京在全國普查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揮發性有機物和非點源水污染排放的專項調查分析。
據了解,揮發性有機物主要集中在汽車的尾氣排放方面,這主要緣于北京高達310萬輛的汽車保有量,尾氣排放污染已經成為北京主要污染源之一。不過,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普查中涉及到的居民生活污染源和機動車尾氣不是針對每戶居民或個人進行調查,而是針對一個區域、某個部門,甚至是政府,所以,不會作單個入戶調查,也不會對市民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北京的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將在下月全面展開,到6月底完成普查表的填報、數據錄入、審核與匯總上報,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污染源數據庫的建設,最終的普查成果將于2009年7月底前總結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