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海市靜安區商務委聯手靜安寺街道,并與滬上知名電商合作,推出滬上首個“為老社區網購服務點”。
包括保健品、生鮮蔬菜在內的多類商品都展示在服務點內,社區老人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利用電商提供的平板電腦及手機完成網購。隨后,電商配送的商品將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免費送到家里或者網購點。
在老齡化問題日趨突顯時,此舉將方便老年人的日常購物。據悉,靜安區社區“老人網購點”計劃在全區5個街道全面鋪開,總網點數將達到20個以上。
志愿者指導老人網購
大米、食用油、醋、醬油、牙膏牙刷……昨日,在靜安寺社區愚谷村“老人網購點”,服務中心展示了日常家居需要的各類商品,像一個微型商店+微型菜市場,現場幾十位社區老人在志愿者的輔導下體驗網購。
為什么會想到將電商引入社區呢?
“區域內存在住宅小區分布碎片化,超市、便利店較少以及菜場網點離小區較遠的情況,給老年人生活帶來不方便。”靜安區商務委副主任葉景輝稱,區內老年居民購物、買菜,要么在附近的小菜場,要么搭乘公交或大賣場的免費班車,到周邊甚至郊區的大賣場區選購。
目前,全區老齡化比率超過30%的靜安區,因為處在上海市中心區域,全區只有11家標準化菜場,大賣場一個都沒有,這給老年人的日常購物帶來不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靜安區商務委在反復聽取社區居民和相關單位等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決定嘗試將電商引進社區,開設“老人網購點”。
“老年群體與年輕人不同,網上購物存在種種困難。”靜安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老年人不會用電腦、手機網上購物;看不到實物,老年人不習慣憑網上圖片及介紹選擇物品;配送商品上門,會否給老年人帶來安全問題等。
為此,靜安寺街道在愚谷村老年活動中心專門開辟出一個房間作為“老人網購點”,由合作的電商提供平板電腦及手機,社區則配備專門的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購物輔導。老年人網購成功后,電商配送的商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既可以送到家里,也可以送到網購點,由老人或其子女自行提取。
“1+X”的模式
靜安區開設的“老人網購點”采取“1+X”的模式,靜安寺社區愚谷村作為中心網購點,街道內根據各社區需求及距離遠近,再開設四五個分購物點,每個分購物點都配備平板電腦與手機,同樣有志愿者輔導老年居民網購。居民要看實物商品,則可以前去愚谷村小區的購物點參觀。
“中心城區地價、房價太貴,開設大賣場或更多的菜場、便利店都比較困難,老人網購點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能為社區老人服務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以及相對便利的服務。”葉景輝表示,如果靜安寺社區“老人網購點”的模式成功,靜安區計劃在全區5個街道同步推廣,開設更多的“老人網購點”。
生鮮蔬菜也能網購
這樣的“老人網購點”在價格、服務上有優勢嗎?如何能吸引那些追求價廉物美的老年消費群體呢?
靜安區商務委表示,他們與電商協商后,在商品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最優先提供糧米油鹽及日用商品,其次是老年人需求的醫療保健類小商品。”一名電商工作人員稱,為滿足老年群體的購物需求,商家在選擇每一類商品品種時,都事先經過相應的數據調研和分析,來選擇本區域內老人最喜歡的商品和品牌。該名工作人員舉例說,比如愚谷村小區老人需要海鷗牌洗發膏、百雀羚面霜等,盡管市面上比較難買到,電商還是通過渠道找到這類商品。
昨日,在“老人網購點”,有老人現場提議,除了普通的商品以外,能否在網店購買到新鮮蔬菜,省得老年人再跑去菜市場。早報了解到,一般電商不提供蔬菜類商品。對此,上述電商人士表示,為滿足老年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他們也聯系了蔬菜、肉類及其他生鮮食品的供應商,滿足社區老人網購需求。
電商承諾將免費配送
“老年人對價格非常敏感,這一點本來就是我們電商的優勢。”上述電商人士表示,網購商品本來就比商場的價格便宜,在此基礎上,電商通過提前預訂等方式縮減成本,“老人網購點”網銷的部分商品價格又比網上其他平臺的同類商品價格低5%至10%。
同時,在配送方面,這家電商承諾,不論老人購物的數量多少,都可以根據消費者需要,免費為老人送貨到家或送到相應的網購點。
當天,在靜安寺社區愚谷村“老人網購點”運營儀式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吳星寶對靜安區的嘗試表示贊同。“中心城區便民設施比較緊張,同時老年人行動不便,大米、蔬菜要背回來也比較難,靜安區嘗試的老年網點送貨到家,能給老人提供不少方便。”吳星寶表示,將在靜安區成功嘗試的基礎上,考慮向全市其他區縣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