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訊(編譯:Gin) Aidan Robinson是一個9歲男孩,擁有圓圓的臉蛋和一頭卷發。不幸的是,他生下來便沒有完整的左手;幸運的則是,3D打印等先進技術,讓他能夠擁有一支可擴展性假肢。從某種程度上,他是一個“樂高男孩”。
大多數肢體殘疾兒童使用的都是肢體動力假肢,需要使用電纜連接到肩膀提供動力,存在一些弊端。而Aidan Robinson的假肢則更加先進,使用電極來感應肌肉運動,所以能夠實現更復雜的運動形式。當然,肌電原理假肢也并非完美。首先,其價格非常昂貴,至少需要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2萬元),而傳統肢體動力假肢的成本僅為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6萬元),再加上小孩子的身體發育很快,每一年都有可能需要更新假肢,顯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夠承受。另外,肌電假肢還需要每天晚上充電、并且不能浸水。
所以,Aidan Robinson在一段時間內對自己的假肢很是反感,甚至不想再佩戴它。他笑稱他的左手是一個“餅干粉碎機”。而這些體驗上的不足,則是美國舊金山非營利性組織KIDmob正在致力于解決的問題:通過3D打印技術,為假肢前端設計特殊的小工具,比如勺子、夾子等等,來豐富假肢的應用性。
通過先進的理念和靈活的設計,KIDmob團隊實現了Aidan Robinson的很多夢想,比如讓他可以在學校表演中演奏小提琴、在手上組裝樂高玩具甚至是使用Wii的手柄進行游戲。不僅僅是KIDmob團隊,目前也有很多其他組織在研發類似產品,來改善肢體殘障人士的生活品質。雖然3D打印機的成本還較高、尚需時日普及,但顯然,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最終會讓殘障人士獲得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