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保障取得三方面成效
17日,寶雞市殘聯理事長段寅生介紹,目前,全市共有殘疾人22.1萬人。國務院殘工委決定于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開展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工作,重點了解各類殘疾人在生活救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狀況和需求。
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成立了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著力建設殘疾人生活保障、優待救助、醫療康復等,全市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形成。取得的成效有:
一是2007年在全國率先推行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特惠政策,對1萬多重度殘疾人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貼。目前,全市已將城鎮1.6萬殘疾人、農村5萬殘疾人優先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提高20%標準發放低保金。
二是完善政策,惠及殘疾人群。從2011年7月1日起,對全市一、二、三級貧困殘疾人實行生活補貼,每月50元,惠及了5萬多名殘疾人。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2011年至2014年,全市累計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共建殘疾人扶貧基地48個。先后舉辦各類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班152期,共培訓殘疾人近10000人次,多數學員實現了就業;從2007年起,連續六年各級專項用于殘疾人事業直接投入資金1.1億元,為全市殘疾人辦好十件實事;先后投入2000余萬元,為我市2150戶農村殘疾人家庭實施了危害改造工程,有效地改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今年1至8月,市財政對殘疾人社會保障投入達5499萬元,同比增長15.8%。
在四方面提高殘疾人保障
寶雞市殘聯理事長段寅生說,寶雞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與廣大殘疾人對社會保障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和不容忽視的問題。
今年12月初,寶雞市殘聯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工作報告,對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提出了幾方面意見:
一是將四級貧困殘疾人納入生活補貼范圍。寶雞尚有近一萬名四級貧困殘疾人未能享受每月50元的補貼。這部分殘疾人大多生活在偏遠農村。建議擴大殘疾人救助范圍,將四級貧困殘疾人納入生活補貼人群。每年補貼資金600萬元,由市縣兩級財政按1:1的比例分擔。
二是實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全市持有二代殘疾人證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共計28260人,他們常年臥病在床,無勞動能力,不少殘疾人常年需要服藥輔助康復訓練等。建議市政府出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每年市財政安排經費給予相應補貼。
三是建立寶雞殘疾人臨時救助制度,用于貧困殘疾人因臨時性、突發性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難或其他特殊情況。
四是有效解決殘疾少年兒童入學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