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狀
三次起訴 追問殘聯何以如此“任性”
早在2013年5月的全國助殘日,李陽就向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申請信息公開,要求公開2001年至2012年期間廣州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收支情況,并詳細列明收入來源及明細、支出項目及明細。
然而,在廣州市殘聯的回復中,李陽僅僅獲得了殘保金的收入和支出的總數,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明細。李陽于是一紙訴狀,將廣州市殘聯訴至天河區人民法院。一審敗訴后,他又上訴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在廣州中院的二審判決中,李陽終于獲得了他滿意的結果。2014年12月18日,經過了長達近一年的等待,廣州市中院終于在作出了終審判決結果,撤銷了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并責令廣州殘聯在判決結果生效的15個工作日內對李陽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重新作出答復。
市殘聯的回復(上圖為舊回復,下圖為新回復)
然而,令李陽意外的是,殘聯敗訴后的答復,就是在原答復的復印件上加蓋了一個章,其他的和訴前的是一模一樣!“殘聯這樣的答復,根本沒有認真對對待,跟2013年6月6日一模一樣的答復,法院的判決已經要求殘聯重新答復,難道就沒一點效力?還復印一張并蓋章算完了。
李陽無法認同這樣的結果。“這個事我跟蹤了一年半,好不容易勝訴了,居然一點效果都沒有。我不能讓這個事情就這么算了。”
于是李陽重新尋找律師,想要再次起訴殘聯。“殘聯任性幾次,我就起訴一次,到他們給力為止。”
李陽手持兩次回復給殘聯送“任性”
李陽給法院送“給力”
這一次,李陽給殘聯準備了一筐“任性”,送到了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的信訪辦。同時,給天河區人民法院送了一筐“任性”和一筐“給力”,“一審的時候天河區法院判決我們敗訴,二審廣州市中院糾正了基層法院的錯誤判決。我想看看天河區法院這次要給力,還是任性?”
借訴訟推動殘保金公開制度建立
事實上,近年來圍繞著殘保金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法律訴訟以及民間行動時有發生。
早在2011年,深圳市的殘障人士許平就開始向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和殘疾人聯合會等15個部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近年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收支情況。
2013年,浙江視障人士余修付向國家審計署、財政部和中國殘聯分別申請公開,要求公開2012年度殘保金征收的總額及收支情況。
在2014年的7月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五百多名殘障人士將一封聯名建議信《關于公開各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支情況的聯名信》寄往國務院辦公廳丶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丶及財政部,呼吁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殘保金運行與監督機制。
而去年12月3號的國際殘疾人日,來自廣州、湖南、浙江、北京等地的殘障人士同時上演了“求曬殘保金”的行為藝術,呼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能夠建立公開體系。
長期關注殘障人士平等就業權利落實的公益機構“廣州眾一行”法務專員丁雅清認為,李陽的案件對于殘保金公開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雖然各地的殘聯和財政部門在一些殘障人士信息公開申請行動的壓力下,已經開始公開殘保金的收支賬目。然而,殘保金的公開并沒有進入制度化的軌道,除了公開收入和支出的總數以外,我們認為作為殘保金具體使用方的殘聯應該同時公開殘保金的各項支出的流水賬。唯有這樣,殘保金才能真正地被使用在支持殘障人士就業上”丁雅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