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跟人們分享如何對待盲人的出行,如何在盲人不覺得被歧視的情況下和諧相處。但是往往人們很難理解,大家認為能幫助盲人就是值得感恩的,還要求什么正確方法就是盲人自己太過分了。可是我說人們站著說話不腰疼會不會有人不開心呢?事實果然如此,“瞎子事兒多”這樣的說法在一些經常接觸盲人的“健全人”中流傳。
但是,有沒有人可以站在客觀的角度說句公道話,究竟有沒有人能理解一個盲人眼睛看不清楚,在他全神貫注在走路的時候,手臂突然被人拉住,這種驚嚇是多么難以令人接受。如果換成健全人,你正在走神的時候,突然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你會不會吃驚,如果你還無法通過正常感官弄清楚發生了什么,你會不會感到恐懼?
據我所知,所謂的鬼片就是利用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獲得恐怖效果的,而盲人每一次出行都是面臨各種未知情況的,那樣的恐懼也是經常發生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方,盲人把那些驚恐的事情說出來就會惹來人們的不解,甚至被人說是“瞎子事兒多”。
我能理解人們不出聲就拉住盲人的手,因為大家普遍對盲人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眼睛看不到,很丑陋,不衛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等等。但是我們真的如同人們想象的那樣悲慘和無能嗎?
我經常被人帶著進出車站,上下火車,人們最常使用的動作就是拉住我的手臂,和扯住我的衣服招搖過市。有時候甚至捏痛了我手臂的皮肉,我一般不好意思跟他們要求正確的導盲方法,因為我發現無論我怎樣講他們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女性工作人員還會說因為我是男的,拉她的手會讓她不好意思。照這樣說,男的應該好一些吧,結果也不理想:他們多數不容分說,扯住我的手臂和衣服就走,走到上下樓梯的時候就會采取攙扶的方式,動作生硬,甚至還會顫抖。“健全人”種種不安全的導盲方法,不容置疑,還不聽人解釋。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這種錯誤的導盲方法不被糾正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意外,一旦出了事情誰來負責?
錯誤示范
經歷了那么多的實踐,我幾乎可以說,沒有一個車站的工作人員從心里愿意接受正確的導盲方法。我想,那是因為,無論他們承認與否,他們就不認為盲人跟自己一樣有平等的尊嚴,有值得被尊重和看見的需求。
不管怎么說,我一直在努力普及相關的常識,試圖讓更多的人可以接納盲人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包袱,不是廢物。我們也有自己的尊嚴和夢想。我們需要公平的機會,需要平等的對話。我們要的是協助,不是愛心。我們需要友善的對待,不需要多余的憐憫。
外一篇:
導盲服務不專業 視障人士欲約談廣州南站站長
臨近春節,不少在外地工作的視障人士都準備回家過節。與明眼人一樣,視障人士都需要乘坐火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但是這些站點的工作人員的不專業的導盲服務,卻成了很多人的困擾。1月20日,廣州的視障人士阿沖給廣州火車南站的站長張哲寄了一封“約談信”,希望可以當面告知南站工作人員正確的導盲方式,讓視障人士能夠安全、順利地踏上春運的旅程。
南站工作人員導盲“不專業”,視障人士認為“不安全”
阿沖生活在廣州,卻經常需要往返于廣州和深圳,因而常在廣州南站乘坐高鐵。“每當我進入南站的大廳都是一片茫然,因為空間太大,聲音來自四面八方,憑借聽力無法確定方向。因此,每次都需要車站的工作人員協助我進出車站。”阿沖在約談信中寫道。
阿沖說,自己在廣州南站曾經遇到過工作人員各種各樣不正確的導盲方式。曾經有工作人員上前拉著他的盲杖就往前走,也有人扯著他的衣服拉他進站,有人則從后背推著他前行。“這些導盲方式之所以不正確,是因為它們不能給盲人明確地指引方向和路況。盲杖的盲人的另一只腳,直接扯住盲杖就走可是非常危險的,而且,盲人不能自己判斷前方的路況,不了解的工作人員將盲人推在前面走,也是很不安全的,我就曾經被工作人員推著踢到路障。”
邀請信約談南站站長,正確導盲讓視障人士“安全回家”
“正確的引導方式應該是引導者的手臂自然放下,讓盲人牽住他的手肘,引導員應該和盲人保持半步至一步的距離,引導員走在前面。這樣才是安全的導盲方式。”阿沖說。
阿沖表示,“每一次遇到給我導盲的工作人員,我都會告訴他們正確的導盲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可是這些工作人員的態度都不是很好,也不愿意接受我的建議。因此,我希望通過跟站長張哲先生正式的約談,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專業的導盲對于視障人士無障礙的出行有多么重要,也希望它們可以掌握正確的導盲方式,讓回家過年的盲人朋友有一個安全的旅程。”
據悉,為了普及基本的導盲知識,阿沖和一些志愿者正在制作圖文版“導盲指南”,這份導盲指南有圖片演示和文字說明,更形象的告知更多的朋友如何正確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