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癥日 預防:減少吸煙可預防一半癌癥
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了應對近些年全球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劇上升,于2000年在巴黎召開了一個世界腫瘤高峰會議。這次峰會簽署了“巴黎抗癌憲章”,規定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抗癌日。
2015年國際抗癌聯盟推出的世界抗癌日主題為“癌癥防控目標,實現并不遙遠”,倡議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診早治、保證有效治療、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治療等途徑,逐步實現對癌癥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推進癌癥防控事業的發展。
預防:減少吸煙可預防一半癌癥
據悉,今年世界癌癥日的主題是“癌癥防控目標,實現并不遠”。 “很多人認為得了癌癥就等于宣判死亡,便消極面對癌癥”,重慶市腫瘤醫院院長周琦說,至少1/3的癌癥可以通過減少飲酒、健康飲食和加強體育鍛煉得到預防,如果能減少吸煙,50%的癌癥和其他疾病可以預防。
周琦介紹,除了生活飲食上的注意,早診早治也是應對癌癥的重要方式。有證據表明,通過篩查可以使女性宮頸癌的死亡率降低80%,30~40歲的女性進行宮頸癌篩查,其患病風險可降低25%~36%。而對于肺癌等其他癌癥,早期診斷,也能提高治愈幾率。因此,他建議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每隔1~2年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治療:私人訂制式的多學科治療是趨勢
據了解,目前大約有50%的惡性腫瘤可以治愈,而剩下的惡性腫瘤難以治愈。“臨床實踐表明,單一放療或化療在腫瘤晚期治療中只有20%左右的貢獻率”,周琦認為,多學科治療將是治療腫瘤的一大趨勢。
多學科治療是指根據病人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范圍與分期,經過多學科醫生的全面綜合分析和充分討論協商,利用團隊的力量共同制定出一個科學的治療和康復計劃,將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多學科治療所提及的治療手段并不是簡單的治療手段的相加,各種治療手段是有先后順序的,環環相扣,不脫節,治療療效相加,毒副作用不相加”周琦說。
心理:發現癌癥后家人勿隱瞞病人
周琦介紹,在癌癥的治療上,除了有效積極的醫學治療,合理的心理疏導也很重要。
“很多病人在查出癌癥后,家人的第一反應是不要告訴他,認為自己扛下來是對病人的保護”周琦認為,患者在得癌后,家人不應該隱瞞,而是應該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循序漸進地告訴病人真相,以便其配合治療。同時可以像跑馬拉松一樣,分階段地給病人一些目標,諸如“挺過這段,看孩子結婚”,讓其在心理上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