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家表示,學生成為艾滋病高發人群,與青少年是性活躍人群,但學校性教育缺失、艾滋病防治知識在學生中遠未普及有關。此前廣州一項調查顯示,在學校接受過防艾宣傳教育的學生僅占四成,接受過教育部編制的“預防艾滋病教育處方”培訓的學生不到一成。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國強表示,社會組織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主辦的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下稱“青愛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所堅持的“學校是基本面,性教育是主戰場”策略,符合近年來我國艾滋病新發感染的規律,值得大力推廣。
青愛工程領導小組組長顧明遠介紹,該工程已在全國20個省(市)的500余所大中小學、幼兒園建立青愛小屋,開展了艾滋病防治教育、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慈善理念培育、傳統文化教育。
本次座談會由民進中央社會服務部、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中華兒慈會青愛工程專項基金、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