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北京站素萍服務室工作人員帶老人和盲人走綠色通道上火車。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現狀
盲人春節出行更艱難
“對于盲人來說,春節獨自出行的危險系數更大。”“一加一”的楊清風透露,往年春節期間,中心一檔收集盲人各種需求的熱線欄目會接到一些求助,希望能有給盲人接送站的服務。
據一加一估算,目前北京地區至少有兩三千名外地盲人。這些盲人平時出行去外地,多是低視力的盲人幫助全盲的盲人。但到了春節期間,按摩店集中放假的比較多,大家都是大包小包地各自回家,很多盲人需要自己想辦法。再加上春節期間各大車站、機場人流集中,著急趕路的人們很難顧及盲人,導致盲人的求助效率會降低。
由于在按摩店工作的盲人工資收入一般不高,即便是春節出行,他們也會選擇公共交通,很少坐出租車,在從家到車站和從車站到家的路途上,將會遇到很多困難。“公交車有時候不報站,會錯過坐車,地鐵轉乘的時候也很麻煩,要不停地向人求助。”全盲盲人顏月強說道。
對于后天失明的盲人孫順順來說,出了家門就更加寸步難行,她無法獨自完成旅行,“和先天視障者相比,我對外界感知不強。不管去哪里,我都需要有人送我上車。”
無障礙服務仍需補充
目前,盲人撥打12306熱線,可預約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北京北站的重點人群服務,在進入火車站后,只要能找到服務臺和工作人員對接,便能享受工作人員陪同優先進站的服務。
機場同樣可預約無人陪伴服務,在各航空公司服務臺前辦理完登記手續后,有工作人員陪同盲人過安檢前往登機口。
而各大長途汽車站的無障礙服務相對要欠缺一些。“長途車站無障礙服務基本上就沒有。”曾獨自到長途汽車站乘車的楊清風表示,他就曾遇到過買票連隊尾都找不到的情況,買完票找檢票口又是一陣忙亂,“一會兒有人告訴你往這兒走,一會兒告訴你往那兒走,就給你說暈了。”有時候沒轍了他就給車組的老鄉打電話,讓他們出來領一下。碰上春節這種忙的時候,車組的老鄉根本顧不過來,只能在他檢票完后才能給領上車。
在記者采訪的多名盲人中,有人并不知道火車站有重點人群服務。多人表示,即便車站提供服務,但抵達火車站、機場后,在人群中找到服務臺、愛心候車室仍比較困難,希望能有人協助。“我去過北京站,但對愛心窗口的方位沒有概念。”孫順順說道。
講述
獨自回家差點誤了火車
講述人:馬神鷹,江蘇蘇州人,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現在京參加速錄師培訓。
計劃行程:2月7日晚從豐臺西羅園住處到北京站坐火車回家。
我高中就開始在外省了,每到假期都會坐火車回家。朋友之間送人有可能不順路或沒時間,所以有幾次獨自出行的經歷。
因看不見路標和方向,我要頻繁問路。比如坐公交車,一個站有好多車,有的車到站后司機不會摁報站器,我經常要問人來的是哪路車,在他人幫助下帶到車門才能自己上車,有時就會錯過到站的車。
進入地鐵站后,找不到售票窗口在哪里,人多時可以問人,或跟著人群走,但不能保證他們去的地方是我要去的,怎么說都是比較麻煩。我一般避免帶東西,因為自己走本來不方便,過安檢也不方便。有一次,我明確告訴安檢人員,需要他們幫忙拿包,否則可能會丟包,因為我看不見。結果還是丟包了,幸虧被找回來。
到了火車站,雖然會提供重點旅客預約服務,但對我們來說,只有找到愛心候車室后才能享受,如果找不到,就享受不了。工作人員在哪里,服務臺在哪里,愛心窗口在哪里,這些都要自己找。北京站和北京南站我都走過,它們的服務臺設置不一樣,盡管去過幾次,但每次要獨自找到還是很難。
另外,重點旅客服務也會遇到交接不順利的時候。
2014年我畢業后回家,帶的東西較多,大包小包四五個,連背帶拎的,還趕上下雨。火車是晚上7點半的,下午5點我就從蒲黃榆出門了,結果還是差10多分鐘火車快開了才上車。當時,走近半小時路坐地鐵,進了地鐵就問坐哪個方向的車,沒幾站路,出來時聽著別人托行李的聲音就跟著走。到北京站廣場,大家會去普通候車室,我要找愛心候車室走綠色通道。但問旁邊人,都不知道,有好心人幫忙找工作人員,我就經常得等。火車站工作人員職責不同,交接時也要等。等幫我的工作人員來時,就差10多分鐘開車了。當時我心里特別急,提前那么早就出發,還差點誤車。
這次回家如果有志愿者送會好很多,我也很開心,這樣感覺很溫暖,謝謝志愿者能給我提供這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