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2014年3個省份養老保險收支不平衡
2015-03-12來源:新京報
 去年3個省份養老保險收支不平衡

  11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召開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常委朱維群、黃潔夫以及全國政協委員胡曉義、李彥宏、俞敏洪圍繞“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穩定”答記者問。

  【養老保險】

  漸進推遲退休年齡改善撫養比

  記者:有媒體報道稱,我國多地出現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如果確實如此,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建議?

  胡曉義(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副部長):去年全國職工養老保險,不包括城鄉居民(就是非就業的群體),總收入25300億元,支出21700億,所以從全國情況看是收大于支,收支結余3500多億,全國不存在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但是確實有你所提出的一些地區收支不平衡,具體要講總支出和總收入之比,我掌握的情況是有3個省份當期出現了收支不平衡,也就是動用了歷史結余的基金,這是基本情況。

  第一個原因是全國收支平衡,但是地區有收不抵支的,因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比較大,撫養比,就是在職繳費的人和退休人員的比例差異非常大。比例最高的省份是一個職工繳費有0.7個退休人員,最低的是一個職工繳費只有0.11個退休人員。有如此之大的差異,某些年份可能出現收不抵支。

  第二個原因是老齡化速度,2013年全國老齡化率是14.9%,2014年已到15.5%,老齡化率非常快。如果繼續下去,到2050年我們可能會面臨1.3個職工要養一個退休人員的結構,挑戰是非常嚴峻的。

  第三個原因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進入中高速,養老保險的福利剛性是始終存在的,這之間的差異也會造成一些地區收支不平衡的情況。

  怎么解決?必須多措并舉,有5條:一是繼續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改善撫養比,讓更多人來參保繳費。二是提高統籌層次。三是用積累的資金投資運營。四是拓寬資金的渠道。五是漸進式的推遲退休年齡,也是改善撫養比的重要措施。

  【人工智能】

  希望舉國之力推進“中國大腦”

  記者:3月9日政協會議,李彥宏委員發言,闡述了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大腦的建議。這個計劃的建立將會對國防、軍事、信息化建設,甚至是國家安全層面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李彥宏(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中國大腦這個項目是我在9日的政協大會發言時提的一個提案,希望集國家之力去搞一個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的開發平臺,讓企業、科研機構甚至是創業者,大家都公平地在這個平臺上做各種各樣相關的創新。

  人工智能技術在最近幾年突然一下開始有了實質性的應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多語種翻譯、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智能機器人等,背后最基礎的技術都是人工智能技術。隨著計算資源越來越豐富,成本越來越低,原來覺得計算機不能模擬的人腦功能,現在越來越能夠去模擬了。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一個技術的制高點,非常熱,中國在這方面又不算落后,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有機會。

  提中國大腦這個項目,確實也是受了美國一些其他項目的啟發。比如當年的曼哈頓計劃,后來的阿波羅計劃,最近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在我看來,我們國家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搞過這種集國家之力的大型科研項目,現在人工智能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應該可以搞這個項目,集國家之力做全球最大規模的東西。

  我也很希望中國的國防產業、軍方能夠在這里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可能他們有一些經費,另一方面我感覺過去軍隊層面更多的是在自己的體系里做。很希望未來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國的科研機構和中國的國防產業、國防軍隊層面,搞科研能夠更加緊密地合作,真正做一些奠定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在全球創新領域地位的事情。

  【民族團結】

  中央不會和達賴討論“大藏區”

  記者:現在看到每年愿意會見達賴喇嘛的外國領導人越來越少,這是否是因為中國政府成功地勸阻了這些外國領導人與達賴喇嘛見面,您是否認為中國的這種政策是成功的?

  朱維群(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最近幾年,達賴喇嘛在國際上串訪,拜見他的人越來越少。固然我們不希望達賴喇嘛在國際上串訪,因為他的表演而影響了我們和有關國家良好的關系。但我以為,更重要的是西藏這些年來持續不斷地保持穩定,保持發展,民族團結越來越好,宗教關系越來越好。這是達賴喇嘛在國際上的身價越來越低、越來越走不動的根本原因。

  我們希望達賴喇嘛能夠改邪歸正,放棄分裂祖國的立場,放棄他們欺騙人的所謂“中間道路”,放棄對西藏和其他藏區煽動自焚、搞破壞的活動,認真和中央有關部門進行接觸,討論一些問題。中央不會和他討論所謂的“大藏區”問題、所謂的“高度自治”問題。

  【民族政策】

  交融不是把少數民族融沒了

  記者: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發生以來,出現了一些針對中國現行民族政策的質疑,請問中國政府近期會不會對民族政策作出重大調整?

  朱維群:2008年發生在拉薩的“3·14”事件,2009年發生在烏魯木齊的“7·5”事件,其性質是分裂主義勢力煽動、策劃、制造的打砸搶燒殺暴力犯罪事件。盡管分裂主義勢力打出了民族的旗號,也利用了某些民族、宗教的因素,但是這兩個事件本質上不是民族問題,不是宗教問題。正是因為有各族人民的團結,共同對分裂主義勢力的斗爭,這兩個地方盡管還有很多的困難和問題,但是穩定的大局明顯越來越好。

  至于民族政策,實踐證明,政策是好的,當然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

  一個時期以來,有的同志對交融有所顧慮,會不會把少數民族融沒了?是不是把我們的傳統文化融沒了?不是這樣的。交融不是要把民族的文化傳統融沒了,更不是把少數民族融沒了。交融是使我們每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的優點為所有的各個民族所共有、共賞、共享。這是未來民族工作的側重點或者說是一個總體的走向。

  【器官移植】

  停用死囚器官是人權事業進步

  記者:今年1月1日起,中國停止了死囚器官的使用,器官移植來自公民捐獻。原因是什么?是否會造成器官移植的短缺?

  黃潔夫(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2009年以前,死囚器官移植為了救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當時又沒有公民自愿捐獻的體系,實屬無奈之舉。說得更明白一點,是飲鴆止渴。這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同時使中國的人權事業受到影響。取消死囚器官的來源,標志著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

  會不會引起短缺?正好相反,取消死囚器官就是為了解決器官短缺問題。我們的政策是少用或慎用死刑,如果器官移植還依靠死囚器官,器官移植事業就成了無源之水。2014年自愿捐獻器官在全國推開后,80%的器官移植已來自于公民自愿捐獻。今年1月1日至3月3日,中國公民捐獻器官381例,差不多近1000個器官,相比2014年數字增加了1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