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逃離鄉村教育的不只是青年
2015-05-18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最近,讀了《中國青年報》刊發的報道《農村青年用腳投票逃離鄉村教育》,深有同感。我的家鄉在廣西百色的山里,最近回鄉,發現鄉村學校在辦學條件越來越好的同時,內在卻越來越空虛,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鄉村教育的吸引力都在大大削減。


       客觀地說,和30多年前我小時候相比,鄉村教育還是有很大進步的。首先,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大大改善了。一位當小學副校長的親戚告訴我,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被大力推進,我們縣1990年之前修建的教學樓,幾乎都已按照抗震要求重建或改建。其次,學生受教育的機會也多了,我上大學的1993年,我們整個鎮只有兩名大學生,而2014年,僅考上北京院校的本鎮學生,就有4個。

  但與此同時,教師的社會地位卻降低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減弱了,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迷茫了。

  在我小時候,教師還是個令人尊敬的職業。上世紀80年代末,我初中畢業時,師范院校是成績較好學生的優先選擇。我的初中同學里有超過20%就讀師范學校,從事教師職業。但是今天,我那些當老師的同學,有超過20%已經改行了。

  聽這些老同學講,鄉村學校很難招聘到新教師,現有教師隊伍年齡偏大,其中一些人還主動放棄教職另謀生路。我的一位教齡超20年的學長,憑著對事業的熱愛一直堅守在小學教師崗位上,卻表示子女如想去當老師,寧愿與其斷絕關系。

  我這次回鄉接觸的老師,既有校長也有普通教師,既有中小學老師也有幼兒園老師,他們普遍對自己的職業感到悲觀。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師的收入處于社會中等偏下的水平。近年我的家鄉縣域經濟發展較快,教師收入不僅低于政府官員,更遠低于新農民。

  發展空間小是另外一個原因。以小學教師為例,晉升到高級教師就到頂了,工資收入增長緩慢。相比之下,公務員的晉升空間要大得多。因此一些老師拿教師職業當跳板,瞄準公務員職位,隨時準備參加招考。

  現有教師流失,新教師又招不到,所以如今家鄉學校教師嚴重不足,在職教師課業壓力大。在一位學長任職的鄉村小學,學生有318人,教師僅8人,師生比例遠低于政策要求的1∶19。一些班級的課程無固定任課老師,上課不得不臨時抓丁拉夫。

  再者,教育行政系統的腐敗、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之間的不公、學生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導致教師深感無力,對職業的未來缺乏信心。

  對教師沒有吸引力的學校,對學生自然也缺乏吸引力。在鄉村,優質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都往縣鎮以上學校集中,留下的多為“問題學生”。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生中,吸煙、喝酒、打架、早戀等現象較為普遍,學習風氣較差。一些學生早早輟學,經商或外出打工。

  生源少了,鄉村教學點撤并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我們縣的中小學,縣城“擠”、鄉鎮“滿”、農村“空”的問題很突出,而政府的對策是新建、擴建縣鎮中心學校,與均衡辦學的要求并不一致。

  不過,鄉村的師生及學生家長對集中辦學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大的不滿。某村教學點的一位老師告訴我,集中辦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好處。就近入學,學校設備差,老師待遇低,學生見識少。集中辦學的壞處是家長負擔大,因為家長要承擔孩子的住宿費和從村里到城鎮的交通費。

  集中辦學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關系的變遷。農村的父母忙于賺錢,把孩子過早地推向了社會。有一個教學點,有個學期大約90%的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處于缺乏父母教養的狀態,所以一些有經濟條件的家長,希望孩子寄宿在中心學校,能把孩子管好。

  鄉村教育缺乏吸引力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就是教育之于鄉村的價值何在。

  一個在家鄉工作的朋友,曾直言不諱地說:你們腦子比我聰明,書讀得比我多,但沒多大用,收入不見得有我多,生活未必比我好……

  他的話有偏頗之處,但反映出了讀書無用論在鄉村蔓延的現實。也戳中了我們這些去遠方求學鄉村孩子的痛處:我們的所學,給鄉村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在鄉村,知識的更新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科學知識;二是務農及外出打工獲得經驗知識;三是使用媒體(如圖書、互聯網)獲取知識。

  正如經濟學家朱錫慶所言,幾億農民在打工過程中,在城市尤其在工廠中實現了快速大規模的知識更新。這樣的知識更新效果,可能已經超過了正規教育的價值。鄉村家庭從打工獲得的收益,表面看上去也超過了教育投資的收益。

  而從鄉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很少有回農村工作的,他們的教育成果并未直接明顯惠及鄉村,反而可能耗盡家財。而這些農村大學生在城市也多為工薪階層,一些當年學習一般在家鄉發展的,反而權傾一時,富甲一方。再有,近年農村經濟的發展,似乎都是中央政策及農民勤勞的結果,似乎與知識的多寡無關,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鄉村教育價值的評價。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