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蘇舟)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監事薄紹曄11日上午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大會發言時呼吁,不要讓殘疾人在實現小康的進程中掉隊。
薄紹曄在發言中介紹道,殘疾人貧困比例高,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根據2015年全國殘疾人實名制專項調查,農村貧困殘疾人為964萬,約占調查對象的50%,農村殘疾人的貧困發生率遠高于一般人口8%的貧困發生率。
“殘疾人就業率低,缺少穩定收入來源,收入水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多數殘疾人還要長期承擔醫療、康復訓練、配置輔助器具等額外支出,殘疾人普遍收入少,支出多,” 薄紹曄說。“另據調查,還有90萬貧困殘疾人沒有自己的住房,71萬貧困殘疾人生活在危房中。這導致許多殘疾人長期生活貧困。”
而教育缺失又制約著殘疾人就業脫貧。不同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就業需求差別較大,但針對殘疾人的就業服務還不能充分適應殘疾人的實際需求,即使接受過培訓的殘疾人,往往也缺少資金、生產資料、信息等后續扶持,導致培訓后實現生產增收的殘疾人比例不足60%。
薄紹曄建議在國家的“危房改造”項目中將殘疾人危房戶全部納入,優先解決。
“國家目前還沒有解決農村無房戶的專項政策,建議國家盡快立項推進,并將殘疾人無房戶優先納入。”
他還建議采取針對殘疾人的社會救助措施,加快推進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積極推行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提高資助標準,認真落實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政策,采取分類施保,適當提高殘疾人低保待遇。
同時,他還建議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還敦促要將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要針對殘疾人的實際需求和具體情況,分別開展生產技術培訓、生產資料配發、產品銷售扶持、異地就業、貸款資金擔保等幫扶措施,發揮殘疾人自立自強精神,實現就業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