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廣州市“食品安全年”和“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是全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關鍵時期。據廣州市食安辦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張雅潔介紹,全市創建工作有序開展,今年7、8月份順利完成國家和廣東省食安辦對全市創建工作的中期評估和民意調查活動,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食品抽檢整體合格率達到98.3%的較高水平,食物中毒發生率保持在平穩較低水平,市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和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逐步提升。
嚴懲 刑拘272人
今年以來全市食品類行政立案1886宗,罰款1366.78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0.28%和60.13%,公安部門食品類刑事立案124宗,逮捕108人,刑拘272人。
抽檢 完成2.06萬批次
廣州今年把食品監督抽檢工作納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重點任務,市財政安排抽檢經費8,834萬元,對主要消費食品和重點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覆蓋抽檢,目前已完成抽檢2.06萬批次,總體合格率98.3%。
自檢 覆蓋720家市場
今年全市財政投入1500多萬元重點建設市場自檢體系,目前已有720家市場(大型超市)基本落實自檢制度并按要求每天公示檢測結果,占全市市場總數的93.75%。
四大專項監管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廣州市各級食藥監部門陸續開展與民生熱點密切相關的專項整治,包括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水產品專項整治和網絡訂餐專項整治以及小餐飲專項治理,均初見成效。
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
監管部門在前期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對學校(含幼兒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的全面檢查,進一步加大清查力度,努力消除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隱患。專項行動期間,出動執法人員108842人次,檢查校園周邊食品銷售業戶46528戶次、餐飲服務單位41673戶次、集體食堂5736戶次,監督抽檢食品4678批次,責令整改4596戶,查處無證經營1638戶,立案查處128件。
整改水產經營單位
以黃沙水產市場等水產品批發、零售市場為重點,在全市范圍開展貝殼類水產品市場專項檢測與集中查處行動。專項行動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7358人次,檢查水產品批發市場219間次、農貿市場1398間次,大型超市265間次,餐飲服務單位2326間次,責令整改69間,立案查處33宗。
下線457家網絡餐廳
今年以來,廣州市食藥監部門兩次約談了“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三家國內大型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廣州負責人,要求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規進行經營,依法履行法律義務,共下線餐廳457家。
全市執法人員對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三大訂餐平臺提供的14000多家廣州網絡餐飲店進行線下現場核查,第一階段發現其中975間存在無證無照、使用套證、在平臺登記地址與實際經營地址不符、實體店已關門停業或證照過期等違法經營行為,發函至外賣平臺要求對違規餐飲店停止提供第三方平臺服務,并將情況通報給平臺所在地的食品監管部門。
大力治理小餐飲
為加強小餐飲食品安全規范管理工作,提升廣州餐飲服務整體保障水平,廣州制訂了小餐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開展專項整治,探索對風險分類較低的小餐飲單位實施“承諾制”。整治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5745人次,監督檢查小餐飲單位20135間次,責令整改2856間次,立案86宗,責令停產停業25宗,罰沒金額9.027萬元。(翁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