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16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上,諾華集團(中國)榮獲“2016年度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企業獎”。“這是對全公司和在華近7700名員工有關工作的高度認可。”諾華集團(中國)副總裁張煒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進入中國以來,諾華應用在科學和創新方面的專長,通過探索并開發創新型藥物、負責任的業務運營、拓展醫藥健康可及性等多種方式,積極履行企業責任。
藥物創新是踐行企業責任的最好體現之一
2016年1月1日,社會責任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全民責任”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醫藥健康企業,諾華集團如何理解和踐行社會責任?
“企業責任一直是諾華經營戰略的核心。”張煒說,諾華的使命是不斷探索新方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延長人類壽命。把這種使命落實到企業責任當中的一個方式,就是藥物創新。
“諾華應用在科學和創新方面的專長,來應對當前社會面臨的最大醫療挑戰。”張煒指出,通過提供更好的創新型藥物,讓人類在與疾病的斗爭中不斷取得突破,是諾華踐行企業責任的最好體現之一。
據了解,“諾華”中文取意“承諾中華”,即承諾通過不斷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致力于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今年6月,諾華在上海的研發園區正式公開亮相,這也是集團繼瑞士巴塞爾、美國麻省劍橋以外的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
“我們在上海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團隊,致力于為中國、亞洲以及全球患者研究和開發突破性藥物。新藥研發項目主要針對中國及亞洲地區的高發疾病,一是肺癌、肝癌、胃癌、鼻咽癌等癌癥;二是慢性肝炎引起的肝纖維化、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張煒說。
川西南碳匯項目 助力環境可持續發展
“負責任的業務運營也是諾華的核心戰略之一。”張煒介紹,諾華不斷加大人才投入,致力于建設誠信文化,展現道德領導力。同時也關愛員工,積極為社區服務,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介紹,環境保護是諾華履行企業責任的一個重點關注領域。諾華不但在日常運營中的各個環節中高度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始終堅持最高的環保標準;還在全球開展了多個環保項目。其中,“諾華川西南林業碳匯、社區和生物多樣性項目”是中國首個與外資企業直接合作的造林減碳項目,也是諾華全球第三個“抵消碳足跡”項目。
資料顯示,2010年,諾華川西南碳匯項目在四川啟動,旨在開發和示范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促進碳吸收,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其他環境效益,促進鄉村社區發展并增強周邊自然保護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項目周期為30年。預計到2016年底,項目總種植面積將達到4096公頃。項目預期將在未來30年內吸收大氣中120萬噸二氧化碳。
張煒表示,選擇執行這個需要長期付出的項目,體現了諾華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對中國的長期承諾與貢獻。“如何讓全體員工樹立企業社會責任的更高標準,以及身體力行地投入社會責任實踐,是我們長期努力的方向。”
創新業務鏈 讓醫藥健康更可及
創新是企業維持長期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張煒表示,在諾華,除了新藥研發之外,如何通過創新業務鏈,讓更多患者能夠付得起、用得上新藥和突破性藥物,也是履行企業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煒介紹,由于亞洲、歐洲、非洲等不同地區之間的醫藥健康需求和所面臨的醫療挑戰大不相同,在不同地區,諾華力求通過慈善活動、零利潤和社會企業等多種不同的方法,來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普及,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張煒說,針對不同地區的具體特點,諾華會對每個項目進行必要的調整,在符合當地風俗習慣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滿足當地最迫切的醫藥健康需求。
據了解,諾華公司于2010年10月全面啟動“健康快車”項目,通過多種形式助力新疆地區健康教育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截至2015年底,已有超過2萬人次醫務人員接受了專業培訓,170萬人次學生、27萬多人次居民參加了健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