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人民網評:“微信掃墓”不妨加入更多人性關懷
2017-03-29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清明的細雨還沒有如約而至,但不少人對逝者的思念早已開始積聚,催生出各種寄托哀思的形式。近日,成都、南京等地先后推出的微信祭掃行為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觸”起滿屏爭議,“掃”出一堆是非,讓以往祥和的祭祀共識,莫名多了一些嫌隙。

不可否認,市場總能夠在層出不窮的需求下,不斷地更新供給方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微信祭掃的出現,正是滿足部分人群“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現實需求。無論是同步顯示在公墓現場的LED大屏,還是直播代掃的微小鏡頭,這些被無數的0和1組成的互聯網語言,所傳達的對象、附著的心意,本質上與傳統祭祀方式對逝者的眷戀和懷念并無二致。

不只如此,微信祭掃等新興方式所秉持的理念,除了具備最新的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手段之外,也在不經意間推動了環保、文明觀念的進步。以往,我們用焚燒紙錢給逝者帶去慰藉,卻鮮少顧忌足以燎原的“星火”;我們點燃炮竹盡情地表達情感,卻不經意間在幽靜的山間、肅穆的場所制造了喧囂……微信祭掃固然不足以涵蓋我們內心對真摯情感的追求,但其中帶來的對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考量,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當然,也有不少人擔心這種“稀奇”方式的“流行”,會不會消解清明時節的儀式感,讓我們內心充沛的感情變得廉價。畢竟,時代的變革,始終無法割裂情感的延續,技術的革新也始終無法取代網絡背后的人性關懷。不過事實上,與微信掃墓相似的案例早已被廣泛接受。新年佳節,不少人熄滅手中的明火,選擇去點燃網上虛擬的引信;國家公祭日,更有高達1500多萬人次在公祭網上點燭、獻花、鳴鐘、祈愿。一如光明不滅,正義永恒,我們所祭奠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所懷念的,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情思。新穎不會減輕感情的厚重,簡單也并不代表儀式感的消弭。實際上,為真摯的情感尋找到有力的支點和宣泄的出口,是所有祭奠行為外衣下的本真。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掃墓的出現,雖然不足以成為移風易俗的標志,卻依然帶來了倫理道德上的爭議。直播掃墓會不會涉嫌侵犯隱私?代人盡孝適不適合家庭倫理?線上掃墓隨意定價是否合理?這些疑問的產生,顯然是在飽滿的情感表達之外需要引起思考的現實課題。畢竟,再懂得需求的市場,也會有失靈的時候;再強烈的緬懷之情,也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在新事物新現象屢屢攪動時代浪潮的當下,公序良俗不能缺位。

“天涯共此時,同寄一縷哀。”從土葬、火葬,到樹葬等新型殯葬方式,從鞭炮、香燭、紙錢,到鮮花果品、網絡祭奠,社會習俗始終處在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妨以一顆開放、有序的心態看待傳統祭祀方式的革新,在日新月異中呵護好最質樸的情感,歷久彌新。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