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北京醫改一個月平穩有序初顯成效
2017-05-16來源: 新京報
   4月8日,方莊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市民介紹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今年4月8日零時起,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到今天,已運行1個月零9天。這段時間,全市參與醫改的3600多家醫療機構運行平穩有序,成效初顯。伴隨改革的深入,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作為政策參與制定者的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如何看待醫改的變化,對不同聲音又是怎樣應對的?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在醫改“滿月”之際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表示,北京醫改就是要“回歸本質”,一個月來醫療機構運行平穩有序、符合預期,絕大多數公眾對醫改給予積極的評價。下一步北京市衛計委將按照醫改既定的目標,進一步完善政策,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為群眾提供方便可及、安全合理的診療服務。
 
  談醫院變化
 
  醫改宣傳到位 醫院收入結構發生變化
 
  新京報:醫改一個月以來,最大的感受和變化是什么,是否有具體的體驗?
 
  高小俊:醫改實施后,我到一些醫療機構檢查,組織媒體去采訪,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級政府和醫療機構醫改工作任務落實,主要領導靠前指揮,醫改政策宣傳解讀做得非常到位,從動員宣傳到掛橫幅、做宣傳頁,還有醫務工作者進行的宣傳引導,都體現了大家對醫改的重視。
 
  醫改后,我身邊有人到醫院看病,感受到的變化就是部分藥費下降了。比如治療高血壓用的拜新同由原來的30多塊一盒到現在27塊錢一盒,一年下來,能省下不少錢。
 
  新京報:醫改讓醫院的收入結構有了變化,醫院以及醫生的反響怎樣?
 
  高小俊:此次醫改,醫院的收入由原來的政府補貼、藥品加成收入、醫療服務收入三部分變為了政府補貼和醫療服務收入兩部分。醫改前,通過靜態測算,醫院的總體收入會平移。具體到一些專科醫院,醫院收入在醫改后出現了一些下降。不過,從2012年開始醫改試點的五家市屬醫院的數據來看,這五年來的運行總體還是平穩的。
 
  所以,醫改對每個醫院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需要醫院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醫院的管理者也要合理調整醫院的收入分配結構。對醫務人員本身來說,也需要有提高自己醫療技術的意識,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新京報:有的社區醫院現在實行先診療再付費,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高小俊:患者原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掛號交費、取藥交費,檢查交費。為了省去患者多次交費的麻煩,我們推出“先診療,后付費”,患者享受完一系列醫療服務,然后再一次性交費就可以了,有利于把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留在社區,密切和諧醫患關系。
 
  談藥品采購
 
  尊重市場規律 藥品價格“有升有降”
 
  新京報:藥品陽光采購,取消加成,為何藥價還是“有升有降”?
 
  高小俊:醫改前,通過測算,北京實施藥品陽光采購和取消藥品加成政策,藥價總體會降低20%左右。醫改實施后,患者反映一些藥反而漲價了,這其實是正常的。
 
  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共有4萬多個品規的藥品,其中約70%的藥品價格下降,20%的藥品價格持平,10%的藥品價格上升。藥品采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原材料、藥品生產企業、運輸倉儲企業多方面的利益。有些藥品用量小、價格低、利潤少,廠家生產積極性不高,就會成為稀缺藥,但對醫療機構和患者又不可或缺。這樣的情況下,從市場行為和市場規律來講,這些藥品就可能會漲價。所以,雖然總體藥品價格下降了20%左右,但為了不引起公眾的誤解,我們進一步提出了藥品價格“有升有降”。
 
  新京報:醫改后,藥劑科從盈利科室變成了消費科室,有些藥師覺得自己的價值消失了,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高小俊:對北京醫改,有這么一個詞,那就是“回歸本質”。醫生是看病的,不是賣藥的,藥師同樣是。
 
  藥師是為科學合理用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而存在的職業。從這個角度講,醫改讓藥師回歸了“本質”,從原來大多是“賣藥”的角色轉換為科學合理用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的角色,這既體現了藥師的價值所在,也改變了醫療機構的運行模式。
 
  宣武醫院、朝陽醫院、友誼醫院、阜外醫院等都實施了處方點評,患者的用藥安全性和合理性大大提高,這就是發揮了藥師的作用、體現藥師價值的最佳實例。通過深化醫改,藥師應該成為合理用藥的引領者,安全用藥的保障者,逐步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新模式。
 
  談公眾反應
 
  過度醫療或醫療不足將被處理
 
  新京報:這一個月來,社會公眾有哪些反饋意見?
 
  高小俊:從我們的監測數據來看,從4月8日到5月10日,社會各界對于此次醫改積極的評價總體約占九成,實行醫改的醫療機構運行平穩有序、符合預期。
 
  當然,公眾也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社區藥品不全、跨科開藥、到醫院不能開長處方等問題。有的是糾正過去不規范的醫療行為,有的是一線醫務人員政策解釋不透徹、溝通不到位而造成的,也有的是在改善醫療服務方面存在不足。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醫療衛生改革作為世界性難題,尤其是在北京推行,情況復雜、困難較多是可以預見的。
 
  新京報:如何看待這些不同聲音?
 
  高小俊:北京醫療機構數量龐大,截至2016年底,北京共有10637家醫療機構,這些醫院辦醫主體不同,財政補貼方式和比例也不同。雖然,我們在制度設計上做了充分準備,但畢竟沒有真正實踐過,所以醫改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同聲音也在意料之中,這既是對醫改的關心,也會鞭策我們服務百姓,倒逼我們改進工作。
 
  新京報:市衛計委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高小俊:社會和患者的反映,包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意見建議,我們都非常重視,積極進行研究。比如針對患者反映個別醫療機構開藥少、每天要掛號收費問題,我們強調,根據病情為患者提供規范的診療服務和引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一直是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秉持的原則,如發現有問題,我們會認真核實,按照規范的診療程序進行糾正。
 
  同時,專門安排督查組,對類似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過度醫療或醫療不足等問題,都將嚴肅處理。5月11日還專門下發了通知,要求參加醫改所有醫療機構規范醫療行為,加強合理用藥。
 
  新京報:你認為北京醫改需完善的地方還有哪些?
 
  高小俊:北京市醫改實施以來,在北京醫藥分開協調領導小組部署指揮下,在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特別是在全體參加醫改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改初見成效,整體運行平穩。
 
  近期的目標就是繼續加大對于醫改的宣傳,進一步完善政策,將醫改政策執行到位,將改善服務不斷細化。
 
  新京報:下一階段,北京醫改的目標是什么?
 
  高小俊:下一步,我們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醫改要求,加強基層建設和能力建設,推進分級診療,把90%的患者留在基層,加大社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醫聯體的機制運行,組建專科醫聯體,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為首都運行提供可靠的醫療衛生保障,實現使人民群眾得實惠、使醫務人員受鼓舞、黨和政府得民心的醫改目標。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