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餅干、方便食品等7類食品47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75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總體情況為: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0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餅干138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方便食品34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糧食加工品53批次,食糖12批次,速凍食品22批次,調味品119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不合格產品情況如下:
(一)天貓鴻瑞門旗艦店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江西鴻瑞香油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江西四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鄉村小榨菜籽油,溶劑殘留量檢出值為14.4mg/kg。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檢驗機構為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
(二)大衛貝肯旗艦店在飛牛網銷售的標稱深圳市奧飛貝肯文化有限公司委托廣州市來利洪餅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貝肯熊薄餅(姜奶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0.39g/100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0.25g/100g)高56%。檢驗機構為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三)京東自營在其網站銷售的標稱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薏米紅豆粉,大腸菌群檢出值為430MPN/100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40MPN/100g)高出9.8倍。檢驗機構為國家肉類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在此次不合格項目中溶劑殘留量中的溶劑是指浸出工藝生產植物油所用的溶劑,國內一般為“六號溶劑”,溶劑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浸提溶劑后,沒有在后續工藝中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溶劑,或又將此類產品違規標稱為壓榨。《菜籽油》(GB 1536—2004)(產品生產日期在2017年3月23日之前)規定,四級壓榨成品菜籽油中溶劑殘留量不得檢出(檢出值小于10mg/kg視為未檢出)。食用油中溶劑殘留量過高,長期接觸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有損害。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餅干衛生標準》(GB 7100—2003)規定,餅干中的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應不超過0.25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