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網傳瑞士諾華公司捐贈給中國患者的救命藥格列衛被中華慈善總會賣給患者
2012-09-07醫學教育網

    編者按:近日,網傳瑞士諾華公司捐贈給中國患者的救命藥格列衛,被中華慈善總會賣給患者。網上還配有藥品照片。中華慈善總會稱,網上消息純屬謠言。每一次慈善惡性事件的背后都是老百姓的無奈,即使辟謠也無法緩解公眾的信任危機。

    「概述」有網友發微博稱,瑞士諾華公司向白血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提供的免費藥品,被中華慈善總會高價售賣,引來不少網友關注。該微博在幾個小時內被轉發數千次。昨天,中華慈善總會宣傳部工作人員稱,微博內容不屬實,近兩日將會公布雙方合作的具體流程。

    微博爆料“賣藥”消息

    網友“葉員外”發布微博稱,瑞士諾華公司免費將“格列衛”這種唯一救命藥,捐贈給中國的患者,治療范圍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然而,中華慈善總會將“格列衛”以每盒25000元賣給患者。“免費藥還要用來賣錢,讓人心寒。”一些網友對此表示憤慨。也有網友稱事情并非如此,“患者買3個月藥,可獲得9個月的免費贈藥”。

    “剛才看到消息,瑞士諾華公司,免費將格列衛這種唯一救命藥,捐贈提供給中國的患者: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然而中華慈善總會將格列衛每盒賣給患者25000元。求辟謠!”

    8月30日,在新浪微博上,該條消息不斷被網友轉發。

    慈善總會回應

    領取藥品全免費

    中華慈善總會格列衛援助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稱,中華慈善總會沒有任何渠道去實現賣藥,也沒有賣藥的資格。微博中發的照片是印度產的假藥,非諾華公司捐贈給中華慈善總會的藥品。

    “只要是通過中華慈善總會領到的格列衛,全部都是免費的。”該工作人員稱,因格列衛是一種高價藥,只有因病致貧或家庭本身就貧困且符合用藥條件的患者才可以得到救助,中華慈善總會負責審核申請,患者需要出示當地政府提供的家庭貧困證明材料或低保證明等提出申請。

    將公布合作具體流程

    中華慈善總會宣傳部工作人員稱,微博內容并不屬實,近兩日將在官方網站公布該工程的具體介紹,以及雙方合作的操作流程。據了解,中華慈善總會方負責審核申請人資格,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免費贈送的藥品,不負責售賣。患者只能在當地醫院購藥,如條件符合,可將注冊醫生開具的醫學證明書、患者告知書和已購藥文件等資料,一并寄給中華慈善總會格列衛項目辦公室,資格審核通過后,患者能領取到免費贈藥。

    記者從瑞士諾華中國總部了解到,目前負責此項目的工作人員已在調查此事。截至記者發稿,記者未得到相應回復。

    辟謠:網上傳言的說法根本行不通

    該項目注冊醫生、道培醫院骨髓移植科主治醫師趙艷麗介紹,該援助項目分幾種模式,有的患者可以參加終身免費領藥的計劃;在格列衛納入醫保的城市,則可以參加買6個月藥再免費領6個月藥的計劃,其中患者購買的6個月格列衛,有一部分是可以通過醫保報銷。在沒有醫保的城市,則實行買3個月藥免費領9個月藥的計劃。

    “中華慈善總會沒有收取費用的機會。”趙艷麗稱,在北京,格列衛尚未納入醫保,每盒2.5萬元左右。患者首先必須購買3個月的格列衛,藥費交到了醫院而非中華慈善總會。然后憑該援助項目的注冊醫生開的處方,按月免費領藥。“在醫院就能買到藥,為什么還要按原價去中華慈善總會買?網上傳言的說法根本行不通。”此外,一些醫生及患者方也在微博中,為中華慈善總會辟謠。

    解釋: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

    記者從中華慈善總會官網了解到,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于2003年9月在中國啟動,中華慈善總會負責項目在中國的整體運作和協調工作,瑞士諾華公司免費捐贈“格列衛”藥品,免費向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和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患者等提供。

    盤點:慈善總會,你的“慈善”該回家了!

    曝中華慈善總會收額外捐款5萬元換1500萬發票

    爆出尚德公司“捐贈門”的羅凡華繼續爆料,稱中華慈善總會開免稅發票有附加條件,“得再給慈善總會現金捐贈,這是潛規則。只要有了附加條件,捐贈物資是否到位,對方就不會嚴格審核”。羅凡華稱,4月28日,他將5萬元現金轉賬支票交給中華慈善總會財務部的會計張女士,對方才開具了1500萬元的免稅發票。記者看到羅凡華提供的5萬元發票,由中華慈善總會開出,捐贈單位是北京創新中意教育有限公司,捐贈項目為工作經費。羅凡華說,去年,他們開1700萬元的免稅發票,給了中華慈善總會8萬元現金支票。

    南京慈善總會副會長以慈善名義非法吸儲5000萬

    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潘鍇紅,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近日被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批準逮捕。截至目前,已有378人報案、有424名受害人,涉案金額已經高達5168.8萬元。在案發的3天前,潘鍇紅還在南京市慈善總會舉行的“情暖金陵”春節救助款物發放儀式上,當場捐獻款物共計50萬元。而3天之后,他就成了階下囚。這位昔日高調行善的慈善家背后,到底藏有怎樣的秘密?

    追問:中國的慈善事業得了什么病?

    近一段時間,由“郭美美事件”為導火索,引爆了一輪公眾輿論對“官辦慈善事業”強烈的質疑和詰問。矛頭所向,先是中國紅十字會,后是中華慈善總會。使這兩家在中國可算是鼎鼎大名的慈善機構,陷入了百口莫辯乃至越描越黑的窘境。隨之接踵而來的是,社會捐款大為減少。傳說中,有些地方的紅十字會接受的捐款數已經為零。

    中國的慈善事業到底得了什么病?實際上,去年圍繞“巴比夜宴”的輿論走向,就已經開始顯露出一種逆反的思潮。可那時的鋒芒所及,主要是針對不愿慷慨解囊的“大款大腕”,關鍵詞是“裸捐”。可到了今年,風頭一轉,公眾輿論拷問的焦點,則成了追究捐款的去向了。從力挺富人“裸捐”到質疑善款去向,公眾輿論試圖把公益慈善的整個“生態鏈”都推到陽光下去曬上一曬。其背后的邏輯,則是對擁有權力的政府和擁有金錢的市場的深度的不信任。

    官方表態:人民日報——慈善機構公信力下降并非媒體報道催生

    日前,民政部公開表示,公益慈善類組織將單獨由慈善司負責,開展獨立的行業監管。由民間公益組織發起成立的“基金會中心網”上,也有越來越多基金會加入了這個信息公開的平臺。

    如果說“慈善風波”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公眾的慈善熱情,那么,這場由專家、媒體、業界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大討論,也凝聚起了關于慈善的諸多共識。

    比如,透明公開是現代慈善的靈魂,慈善機構只有配備“玻璃口袋”才能讓公眾捐得放心;職業化、專業化保證善款能被高效使用,專業素養、職業道德,是問心無愧提取管理費的前提;破除雙重管理體制、放開公募權利,才能激發蘊藏于社會的慈善力量,形成更具活力的“慈善市場”。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