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好妝容、穿戴整齊……蕾歐娜與往常一樣,在直播間與粉絲們自信地做起開場白介紹:“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一般人首次來到直播間很少會察覺不同,可熟悉蕾歐娜的觀眾都知道,她是個聽障人士。
1歲時的一場高燒意外失去聽覺,直到8歲才在特殊教育學校重新開始系統學習說話……從零星幾個觀眾到如今已成為擁有近12萬粉絲的人氣主播,上海“90后”聾人姑娘蕾歐娜用不懈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她的正能量故事也給許多網友,尤其是聽障人士帶來了不少鼓舞和激勵。
據蕾歐娜自己介紹說,聽障人士想要正常地進行對話交流,要比普通人付出多千百倍的努力。盡管后期在佩戴助聽器的情況下已能與周邊親友進行較為順暢的溝通,但與外交流的勇氣是以前的她所特別欠缺的。經過多年來的磨礪,如今的蕾歐娜已能與觀眾侃侃而談、圈粉無數。為了提升自我,蕾歐娜也曾選擇停播“回爐重造”,報名表演班學習繞口令,逐漸改掉了結巴的毛病;身高1米75的她還報名參加了諸多世界級選美大賽,世界聾人小姐先生大賽中國區冠軍、世界旅游形象小姐全國15強……
蕾歐娜希望自己能成為建立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的“橋梁”,而現實生活中,這樣一種幫助殘障人士溝通世界、實現自我價值的渠道早已不是新鮮事物。
殘障人士加入直播帶貨大軍
張文東和鄧儉輝開始他們的主播初體驗,是在殘聯搭建的助殘公益直播平臺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宅經濟”,讓直播帶貨更加火爆。為引導和幫助殘疾人實現多元化就業創業,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通過鏈接社會力量,推出了多場助殘公益直播。很多像鄧儉輝一樣的殘疾人,開始進入直播帶貨行業。鏡頭前的他們,希望找到立足之地。
相較于本名,39歲的張文東更喜歡被叫作“阿沖”——寓意視障人士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沖破障礙,與其他人共同進步。目前擔任廣東省無障礙促進會項目主管的他,平時通過短視頻等形式,傳遞無障礙理念。此外,他還曾組織過多場口述影像直播活動。這些經驗的積累,為他試水直播帶貨增添了信心。
直播行業大火,讓阿沖想到借此來倡導公益理念,并和公益品牌合作,通過帶貨增加收入。“公益助殘直播,加速了我進行直播帶貨的想法。”
和其搭檔的鄧儉輝則是在3歲的一場意外中,失去了雙臂。后來他曾作為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參加廣東省殘疾人運動會、廣東省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等賽事,并取得不錯的成績。2015年退役后,鄧儉輝回到家中,開始從事農副產品的養殖生產。
全國助殘日當天,肇慶市殘聯組織專業團隊,在鄧儉輝家中舉辦了一場直播帶貨活動。“以前也有人跟我講可以玩一下直播,但我對這個行業一點都不了解。”坐在專業主播身邊,鄧儉輝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廣州首屆直播節公益助殘專場,鄧儉輝再次坐在鏡頭前。這次,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始主動介紹手中的產品。他把這次活動看作是一次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過程。“回去以后,我自己也可以慢慢研究怎么操作。”
據相關人士透露,助殘直播的流量,大多來自已經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愛心主播和前期的活動宣傳。如果要推動殘疾人直播帶貨常態化,需要更加健全的平臺及機制來吸引穩定流量。
政府與企業助力殘障人士直播
“公益助殘直播不是‘炒概念’‘博同情’的曇花一現,而是消費助殘新模式,是‘向善經濟’的新理念。”廣東省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組織搭臺+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推動公益助殘直播常態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讓殘疾人更有尊嚴、更加充分地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促進社會融合發展。
廣東作為國內GDP大省,對于殘障人士的新職業探索如火如荼,地方縣級市政府也正為這些同胞牽線搭橋、尋找機會。去年11月,山東莒縣殘疾人電子商務直播推廣站正式揭牌,成為莒縣首個殘疾人網絡直播基地。
莒縣殘聯理事長孫傳國表示,將通過孵化殘疾人網絡主播、電商直播超市、殘疾人繪畫、手工制作和殘疾人康復、居家就業等服務,發展殘疾人網紅經濟,帶動一批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充分挖掘殘疾人在社會文明進步過程中所特有的社會價值。
在鏡頭面前能相對放松的殘障人士僅僅是一部分,更多的殘障人士則會借助于音頻平臺隱去自己的外在。據了解,僅在國內某家音頻平臺里,注冊的殘疾人主播就已超過8000名,其中,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元,專輯播放量最大的超過8億,他們為自己找到了生命里的光,還讓無數聽友在聲音的世界里找到慰藉。
從2019年開始,該平臺便積極為殘疾人開展主播培訓,截至目前,共開展殘疾人主播培訓近40次,培訓殘疾人1100多人,簽約100多人。同時,企業專門針對殘疾人用戶推出了免費文化大禮包,目前已經有超三萬名殘疾人領取,極大豐富了其精神生活。
近日,國內某直播平臺也正式宣布發起殘疾人主播扶助計劃,將聯合全國100家公會,助力1000名殘疾人實現主播夢想。據介紹,計劃旨在通過幫助殘疾人群體掌握直播行業知識和主播崗位技能,發揮和展示殘疾人在互聯網領域的優勢和特長,挖掘和培養一批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殘疾人主播,拓寬殘疾人就業創業渠道。利用“直播+公益”、“直播+助殘”的方式,創新公益助殘的形式,幫助特殊群體實現創業夢想,開創新的人生之路,推動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為自強點贊,也要提防投機者從中作梗
面對新的就業環境和就業形勢,殘障人士靠自己的努力開拓新職業,在直播平臺中自強自立。網絡內容平臺讓其揚長避短,在更公平的環境下獲得了應有的收入與成長。在為這種既給“魚”,更授“漁”的新業態點贊的同時,我們也要讓某些想從中作梗的投機者無機可尋。
近日,網紅主播利用智力殘障人士賣慘,從中牟暴利的新聞引發了網友討論。新聞中的當事人明明因其智力殘障,而被這些主播拿來作為直播間的噱頭。明明為直播間帶來巨大關注與巨額打賞,但分給其的抽成卻少之又少。
隨著直播成為越來越多人夢想中“迅速賺大錢”的渠道,不少想做網紅的人無所不用其極,炒作、低俗等行為已是稀松平常,而造謠、擾亂公共秩序等違法行為還沒有“紅起來”重要。他們中的不少人將殘障人士的外形作為獵奇的手段與引流的法寶,妄圖使用殘障人士的身體來為其直播間“添磚加瓦”。這不但損害了殘障人士的利益,更傷害了其自尊。
和所有的正常人一樣,任何一位殘障人士都擁有獨立的人格,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何讓殘障人士“有尊嚴地脫貧”應成為社會各界力量繼續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