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不能把褪黑素產品當成萬能神藥。
某品牌褪黑素截圖
“吃褪黑素感覺是心理安慰,不過總比吃安定藥要好。”正在準備北京中醫藥大學某附屬醫院研究生復試考試的小程表示近期“壓力山大”,經常半夜三點無法入睡,這個時候他往往會起來吃一粒褪黑素。
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機構日前聯合發布的《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等機構共同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過去10年國人的平均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起床時間也晚了37分鐘。64.75%的被調查者每天實際睡眠時長不足8個小時。
“白天喝咖啡提神,晚上吃褪黑素助眠”,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上述調侃成了不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各大電商平臺、線下藥店的褪黑素產品也持續熱銷。
褪黑素產品流行背后正是當代人們日益凸顯的睡眠問題。不過,也有一些人服用了褪黑素并沒有多大效果,還有一些人產生了一些副作用。
相關專家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褪黑素主要是對一些和生物鐘紊亂相關的失眠問題有效用。不能把褪黑素產品當成萬能神藥。“如果使用,因為其制劑有所不同,需要進行個體化的選擇。同時也要注意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國人平均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
“每次吃褪黑素,基本半小時后就能睡著”,在一個100多人的在校大學生微信群里,有十多位學生提到自己吃過或者正在吃褪黑素產品。好幾位學生都表示,吃褪黑素對自己有效果。
褪黑素產品在職場人群中同樣常見。26歲的小玲也有一段時間因為考證壓力比較大,加上情感出問題導致失眠,服用一款褪黑素幾天后,她感覺并沒有多大效果。后來朋友推薦了另外一款褪黑素軟糖,她感覺效果好了一些。
從事投資行業的大偉從高中時期就出現了睡眠問題,至今已超過10年。“高三那時候壓力大,睡不著,很多辦法都試過,但是效果都不明顯。”此后的求學和工作期間,他也經常出現晚上不容易入睡的情況。兩年前他也開始吃褪黑素。
貝殼財經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發現,不少褪黑素產品熱銷。某電商的“精選改善睡眠榜”熱賣榜顯示,排名第一的某褪黑素片,顯示有147.8萬人買過,近30日售出超2萬件;排名第二的是一款褪黑素膠囊,顯示有297.1萬人買過,近30日售出超1萬件;美國一款褪黑素軟糖排第三位,顯示有36.9萬人買過,近30日售出超1萬件。而在另一家電商國際直營區,這款褪黑素軟糖也位居銷冠。其2瓶裝的規格目前月銷量為18595件。
褪黑素熱銷背后,是國人日益凸顯的睡眠問題。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顯示,過去10年國人的睡眠平均時長從2012年的8.5小時縮減到2021年的7.06小時,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起床時間也晚了37分鐘,睡覺時長減少近1.5小時。此外,64.75%的被調查者每天實際睡眠時長不足8個小時。其中,新手媽媽、學生、職場人士的睡眠問題尤為突出。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影響工作效率,降低認知判斷,擾亂情緒心志,還可能損壞身體機能健康等。睡眠問題隨即催生了睡眠經濟。
根據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2021年中國睡眠經濟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行業報告》)指出,2016—2020年間,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44.42%。《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睡眠保健品市場規模突破130億元。其中外源性褪黑素是睡眠保健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褪黑素類產品對于輕癥的、偶爾的失眠是有效的。”知名藥師、《問藥師》創始人冀連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如果遇到一些失眠癥狀不是很重的患者,會推薦他們去嘗試褪黑素這類保健品。
頭豹研究院此前發布的《醫藥健康系列:萬億睡眠市場下,褪黑素市場前景如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褪黑素市場前景》報告)顯示,中國2019年市場規模大約為4.93億人民幣,2015-202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2.15%,推測2020-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8.35%,預計2025年中國褪黑素市場規模將超8億。
褪黑素為何不能當做藥物?
并不是吃了褪黑素就一定能獲得理想睡眠。上述做投資工作的大偉過去兩年里總共嘗試過三款褪黑素品牌,其中只有一種讓他“容易睡著一些”,而且他也不確定“到底是心理還是藥物作用”。至今他的睡眠仍然沒有多大改善。
對于褪黑素大偉現在能不吃就不吃。“個人感覺用處不大。”在與睡眠問題“持續作斗爭”期間,他考了心理咨詢師,“心態平和比什么都重要。”
在投行工作的小吳也有段時間為了調整作息吃褪黑素,剛開始這種產品對她還有一些助眠作用,后來就不再產生效果。“感覺不如睡前鍛煉一下,拉拉肌肉什么的。”
北京朝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郭兮恒教授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吃褪黑素對于加強睡眠有一定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就是要清楚意識到內源性褪黑素和外源性褪黑素在作用方面的不同。
“內源性褪黑素是大腦產生的,而大腦和身體之間存在一個血腦屏障。外源性的褪黑素吃進去以后,身體消化系統可能會破壞一部分,血腦屏障可能會阻擋一部分,然后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的褪黑素可能也只有一部分發揮作用,所以有的人感覺效果好一點,有的人感覺沒什么效果,這和最后能夠真正產生作用的褪黑素的多少有關系。”郭兮恒還提到,外源性褪黑素的補充,反過來也可能會抑制人體自身產生的褪黑素,從而間接影響睡眠。
世界睡眠學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韓芳教授表示,“每個人對它的吸收度不一樣,起效的濃度也不一樣,到底什么時候發揮作用,發揮多大作用,能夠吸收多少,這是沒有辦法進行評估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沒有一個標準,這也是褪黑素產品不能作為藥物,而只能作為保健品存在的原因。”
“大家在選用的時候,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類型,合適的劑量,如果真有用的話就可以吃。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針對某些類型的失眠,而不是一個安眠藥,只是用來調整節律的,可能對倒時差,值夜班等引起的失眠有用。”韓芳說。
專家不建議長期和大量服用褪黑素
一些褪黑素產品在某些消費者身上出現了副作用。
24歲的小洋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最開始吃褪黑素時,確實能改善自己的睡眠習慣,但是在吃了半個月左右之后,自己會經常在第二天感到“頭暈目眩”“惡心”“頭疼”等,于是只能停用。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一位消費者稱,自己母親之前服用過某褪黑素,之后出現血壓升高、頭昏、嗜睡等問題。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發布公告稱,2017年一項對加拿大褪黑素類產品的分析研究發現,各產品中所含褪黑素的含量差別很大,從標簽標識含量的-83%到478%不等。而且批次與批次之間的差別也很大。
在這種不確定情況下,冀連梅表示,應盡量避免長期大量服用褪黑素,“如果需要服用,建議選擇國內的產品。慎重選擇海外代購的品牌,因為很可能劑量過大。”
韓芳則提醒說,褪黑素以及所有助眠的藥物,實際上也都有安慰劑的效用在。他表示,長期吃褪黑素可能會對血壓產生影響,比如血壓升高,或者有些人產生頭疼等癥狀。
作為北京朝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的主任,郭兮恒平時在臨床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睡眠障礙患者,他表示,不同睡眠障礙的臨床特點不一樣,其背后原因也非常復雜。“有些是精神心理因素,有些是睡眠節律的規律性問題,有些是全身疾病導致的睡眠障礙,還有一些是社會環境、遺傳等因素對睡眠的影響。有長期睡眠障礙的人一定要去睡眠專科治療,不要自己盲目處理。”
冀連梅在日常做咨詢中也遇到過很多有睡眠障礙的人,她也強調說,睡眠障礙從來都不是單純生理上的問題,平常遇到的一些有比較嚴重睡眠障礙的人,她通常建議患者去精神科就診。
普通人該如何判斷自己的睡眠是否健康?
可以通過“睡眠時機、睡眠時長、醒后感受”三個維度來綜合判斷。郭兮恒說,首先是睡眠時機。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0點到11點。其次是睡眠時長。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是7到8個小時,過短和過長都可能意味睡眠有問題。還有一個是醒后感受。如果睡醒后感覺神清氣爽、反應敏捷、情緒樂觀、工作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好等,就說明睡眠好、質量高。反之,則表示睡眠質量不好。
“如果上述其中一兩條對不上,其實也不一定需要到醫院看病,而是需要先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調整以后還解決不了,再來找這方面專家幫助治療。”郭兮恒說。
被問及對于服用褪黑素人群的建議,韓芳說,褪黑素產品不是一個萬能神藥,不能所有的失眠問題都用其來應對。
冀連梅則表示,一方面不要去過度夸大褪黑素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要單單指望褪黑素來改善睡眠問題。“對于失眠,我們更強調的是非藥物治療,也就是認知行為療法,包括調整心態等。”
“褪黑素其實僅僅是個保健品,更多的臨床經驗顯示,有的人在剛服用褪黑素的時候還有點效果,但是時間一長就沒有效果了。還有一些人開始就沒效果,說明它的作用本身也是有限的。”郭兮恒建議,如果想要臨時調整睡眠又不想吃安眠藥,可以用這個方式,而如果沒有效果,還是要采用更科學的方法去處理,不建議長期和大量地服用褪黑素,特別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