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隨著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不斷改善,殘疾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在全國助殘日到來的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區玉橋街道殘疾人聯合會與北京耀晨心理健康促進中心聯合組織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殘疾人志愿者、殘疾人以及家屬舉辦了玉橋街道第三十二屆全國助殘日——“疫情下的心理調節”心理健康系列講座,緩解疫情期間殘疾人的心理壓力狀況,幫助他們調節情緒壓力帶來的生理困擾以及心理負擔。

講座上,耀晨社工通過直播形式帶大家參與互動-看圖猜成語,由簡單的漢字與圖案組成的謎題吸引了大家參與其中,難度難不倒大家,殘疾人朋友們紛紛在直播間回復老師,讓老師十分驚喜。之后,老師為大家講解了有關新冠病毒知識,分別從個人居家防護、口罩使用、公共場所預防方法、日常飲食安全以及一些就醫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講解。殘友們紛紛表示:“會佩戴三層防護口罩,保持良好的睡眠增加免疫力,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捂著嘴。”老師回應:“感謝殘友們對自己疫情防護方法的分享,看到了大家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對他人負責的態度,需要指出的是,遵循正規的防護方法即可。”大家在漫長的疫情防控期間了解了許多防護知識,這次講座對大家是一次復習,溫故而知新,讓大家學習到了更多更詳細的知識。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維春為大家講授了疫情下的心理調節課程,讓大家初步了解了自己的壓力狀態。老師先是帶大家嘗試了一項小測試,是一種轉動視覺測試,通過大家對觀察測試圖產生的反應,老師向大家娓娓道來,細致的講解了測試的目的以及壓力相關的知識、來源和影響,重點對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進行了深入解析。殘友王阿姨表示:“經常半夜起來吃藥,睡眠質量不好。”老師回應:“大家需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調節,但也不用過分擔憂,大家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了評估睡眠質量的測試問題,從測試分數看,基本上大家沒有出現焦慮的情況,這是很好的現象。”一系列問題帶大家直觀的了解了自己所不知道的睡眠情況,許多學員都嘖嘖稱奇。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并帶領大家做簡單的舒緩運動時,殘友張阿姨說:“老師說話的節奏讓人輕松愉悅,這也是一種專業,老師講課非常清楚,通俗易懂。”還有殘友表示:“老師講的非常好,趁此機會可以在家學習做做飯,增加點廚藝。”本次殘疾人線上心理小課堂,不僅向大家傳遞了疫情防護知識,緩解了因疫情產生的心理壓力,還豐富了殘疾人居家生活,帶領大家用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疫情壓力。
此次現場直播課程得到了大家積極認同,活動由起初的30余人增加到了190余人,活動氣氛非常熱鬧。兩位老師為學員們解答了有關疫情防控和生活壓力的疑惑,為大家如何調整自己今后的生活提供了幫助。雖然疫情問題依然存在,但大家通過學習以及運用正確的方法,一定可以健康愉快堅持抗爭下去,迎來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希望大家以全國助殘日為契機,關注心理,關愛殘疾人群體,健康身心,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