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綜合 香港文匯報8日消息,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成立20周年座談會昨在上海隆重舉行。在會上,原上海市人大主任、原上海市政協主席、基金會第一任理事長陳鐵迪榮獲杰出貢獻獎。
11位特別貢獻獎表彰的人士,有5位來自香港,包括著名企業家、慈善家李嘉誠,在上海有大型投資和慈善公益項目的知名企業家榮智健、許榮茂、羅康瑞,和長期熱心慈善公益事業的僑資企業家屠海鳴。在兩家獲得特別貢獻獎的單位獲獎者中,有來自香港的陳廷華基金會。
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上海市長楊雄、副市長時光輝、中華慈善總會會長李本公等出席座談會,向獲獎者頒發獎狀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賀詞。
上海市長楊雄在發言中表示,慈善事業是全民事業,希望好的慈善品牌能夠影響和帶動更多人參與慈善,讓慈善觀念深入人心。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20年以來,以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為重點,成功發動捐贈31.6萬人次,募集善款善物共計77.8億元。支出資金55.2億元,資助項目直接受益群眾493萬人次。組織了210支慈善義工隊,注冊慈善義工達到4.86萬人。
竇玉沛盼充分利用慈善資源
竇玉沛在座談會上代表國家民政部宣讀了賀信,贊揚基金會已經成為慈善資源的成功募集者,慈善項目的有效運作者,和慈善文化的杰出傳播者。同時也對基金會的未來發展表示期望,希望基金會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繼續做好公開透明、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讓一切愛心充分涌流,讓一切參與主體的活力充分迸發,讓一切慈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會后,記者采訪了出席座談會的香港企業家屠海鳴。他說,他在1995年經陳鐵迪理事長引薦,加入上海慈善公益隊伍。19年來,他在內地30多個地方捐建了40所希望小學、僑心小學、僑愛中學等,連續6年在甘肅貧困地區助養了800位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就學。在香港和內地的許多賑災、慈善、公益、助學和扶貧活動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為此,他曾當選過上海市慈善之星,并獲得過中華慈善特別貢獻獎、首屆上海市政府慈善獎等榮譽。屠海鳴說:李嘉誠、榮智健、許榮茂、羅康瑞先生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在上海和內地其他地方進行更多的慈善、公益活動,就是讓內地民眾看見香港企業家是有愛心、熱心和善心的。
屠海鳴分別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等內地10多家慈善機構擔任理事、顧問或捐贈者代表,還是復旦大學校董;他也擔任過香港慈善機構仁愛堂的副主席。他說:香港慈善公益事業法治化、透明化、專業化做法,值得內地借鑒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