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王文:公益慈善再往前走可能最需要哲學支撐
2014-11-05來源:NGO發展交流網

     王文,靈山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最近在忙于“靈青計劃”培訓和埃塞俄比亞的合作項目。在他看來,資助者應該清醒認識到自己相對于社會問題的渺小,公募基金會要做的就是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推動更多公眾參與和資源匯聚。而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從業者的胸懷和姿態。他最近很關注宗教或信仰在公益慈善領域中的作用,他看到了有信仰基礎的組織在發展中所呈現的巨大力量。他認為,公益慈善事業要再往前走,必須得考慮行業的哲學支撐。

      1.過去一周做了些什么?

      王文:作為主要分享者,參與第四屆靈山青年發展計劃(簡稱“靈青計劃”)骨干訓練營。靈山基金會在全國100多所高校有靈青中心、靈青伙伴及合作的社團。基金會主要支持他們在鄉村和城市社區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同時每年組織2次集中培訓。集中培訓更多側重在理念方面,促使他們思考青年該怎樣度過大學生活、自身和整個社會的關系、如何參與公益慈善等等。

      再有就是,經過多次討論,同中國扶貧基金會基本上確定了埃塞俄比亞“微笑兒童”項目的合作方案。

       2.最近資助或了解到的最有趣的項目是什么?

      王文:我想談我們目前正在設計的一個項目。在靈青培訓中,有很多青年朋友跟我講,在學校里經常會碰到有人生了大病要籌款的事。令他們感到自責的是,他們覺得自己身為一個公益人,竟會對這樣的事情表現得越來越冷漠。我跟他們講:身為公益人,面對任何一個問題,都要再往前看一步。是什么讓大家顯現出這樣的狀態?我想,這種基于兜售苦難的籌款,使人們不斷被可憐的狀態所包裹,人們的承受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只有出現更悲慘情況的時候,人們才可能再去捐款。這實質上是一種愛心透支。

      那么,貧困大學生生病救助難的原因是什么呢?缺乏托底機制。在托底機制不完善的時候,如何自己構建一個自救機制呢?我提出可否依托各高校的“靈青中心”建立“靈青大病醫保基金”。現在全國有10000名靈青,每人每天出5毛錢,一年大概有200萬。再去社會上進行配比資金的籌措,還可以把保險公司拉進來。這樣基本可以保障靈青當中不會有人因為大病而無法得到有效救助。我們打算先從“靈青中心”開始試點做起來,看看效果會如何。

      作為資助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對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我們都非常渺小。在中國,慈善資金加起來才1千多億,一方面任何社會問題的解決所需的資源都是巨大的;另一方面這樣的體量與政府和市場所能支配的資源相比起來,也是極小的。那么,公益慈善要做的,必須是愿意找到問題的癥結、推動更多的公眾參與和資源匯集,而不可能自己包攬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

      3.最近做的比較滿意或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王文:應該就是促成這次與埃塞俄比亞的合作項目了。中國的非營利組織如何走出國門、更好地發揮社會作用,這是當前一個很大的挑戰;另一個更大的挑戰是,公眾如何看待中國的非營利組織參與國際援助。現在很多人會說,中國還有這么多問題呢,為什么要去非洲呢,非洲跟我有什么關系。說這些話的人,我覺得他們中的大部分可能連中國西部農村的事情也不關注,甚至對自己周圍事情的關注也很有限。因此,這次合作對基金會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持續做下去,真能獲得更多公眾認同的話,對于整個社會也很有意義。

       4.最近有沒有覺得無力或者無意義感的時刻?

      王文:今年是我進入公益慈善領域第9年了,也是無力感最強的一年。很多事情都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發展,我們也會越來越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感覺自己非常渺小。另外,隨著機構的發展,人也越來越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是自身的道德潔癖,還是別人賦予NGO的那種克制,這種現實與應然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張力,會讓人感覺有些無力。

       5.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問題?

      王文:基金會轉型。我們是一家公募基金會,每年的捐贈人、捐款額都是不確定的。如何能夠擺脫這種由于資金來源和結構所帶來的發展局限,是我最近所考慮的。

      目前我們在做一種嘗試,即基金會控股社會企業,部分利潤捐贈回基金會,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我們開了連鎖的“樂咖啡”(咖啡屋),為聾啞人提供工作崗位,利潤的30%用于聾啞人職業發展,70%捐贈回基金會。一年下來效果還不錯。未來“樂咖啡”會接受社會資金加盟,基金會51%控股,部分利潤會以定向或非定向的方式捐贈給基金會。

       6.最近哪本書/哪部電影/哪個人對你特別有啟發?

      王文:《善款善用——聰明慈善的戰略規劃》。其中如何做戰略的部分令我印象深刻,此外選擇合作伙伴、監測評估的部分雖然與我們現在的做法有所不同,但也有所啟發。

       7.最近關注行業哪個議題/事件?

      王文:宗教或信仰在公益慈善事業中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靈山慈善基金會是一家有佛教文化背景的基金會,我自己也是一名佛教徒。我深感樸素的“因果觀”在機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5月份的時候,我們在靈山開了一個“公益關懷”研討會,探討宗教在公益慈善中的角色定位,之后又去臺灣參訪了一些佛教慈善機構。我一直在思考,公益慈善領域再往前走,最需要的可能是什么?我認為整個行業都需要哲學支撐。

      當然,不是所有機構都會以宗教信仰為自己的價值選擇依據。肯定不是的,也不應該統一。我只是觀察到,有信仰基礎的組織在發展中呈現出的力量,以及信仰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當時在臺灣,我問證嚴上人,慈濟基金會能做什么、在做什么?她說我們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在做。你看,他們從扶貧濟困開始,隨后覺得社區環保也很重要,就開始做;又覺得貧困與疾病有關,就開始做醫院,醫院也做得非常大;身體的病能治好,但人心里的病才是癥結,就開始做人文教育。正是因為有“為眾生”的發心,他們不會囿于我們是做環保的、我們是做教育的,而進入那種“專業化誤區”。也正是這樣的發心會感召更多的人,愿意支持這樣的事業。尤其是對公募基金會來說,很關鍵的工作就是讓社會資源匯集,那么什么樣的人更容易讓資源匯集呢?我想這就得看基金會從業者的胸懷和姿態了。

       8.最近關注哪個社會議題/事件?

      王文:沒有。

       9.假如要向行業外的人介紹你的工作和扮演的角色,你會如何描述?

      王文:我一般都會抓住一切機會給他們講,公益慈善不是簡單的施舍救助,而是通過一種新的方式營造一種新的社會關系。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第三部門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市場是通過效率對社會資源進行一次分配,而政府是通過稅收,強制地把社會資源聚合進行二次分配,而我們做的是通過一種自愿的方式,讓社會資源再次聚合,有效地進行三次分配。

      有些不了解這個領域的人第一次見到我,覺得西裝革履的,還開著車,會問你們的錢是哪兒來的?你是全職工作嗎?做慈善你怎么生活呢?我會跟他們講政府其實是最大的“慈善機構”,通過稅收的方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家都能接受公務員領這樣水平的薪資。而我們這樣的一群人所做的和某些政府職能有相似性,做得還更加的純粹和有情懷,難道不應該拿體面的工資,過體面的生活嗎?

       10.【答資助者問@王志云】對于一個資助型的基金會來說,不管善款是來源于特定捐贈人還是普羅大眾,需要做到什么,才能讓捐贈人放心地把錢交給你? 

      王文:我自己很認同的一點是,公眾把錢捐給一家公益組織,很多時候不是取決于你有多透明,因為這種透明有時也是不可信的。還拿慈濟來說,它并不是一家透明的基金會,它幾乎不披露它的財務狀況。但每次在大災時,都會看到一批穿著藍白制服的志工,特別虔誠地給受難者奉上物資;臺灣很多社區都活躍著慈濟志工,他們會非常認真地向每個有興趣的人介紹他們在做的事情,不管你是信還是不信。同時這么多年下來,慈濟真的是做出了非常多影響他人生活的事情,現在大家看到那身制服就會肅然起敬。

      至于需要做什么,我想從兩個時間維度來說。一是剛起步時。你每次接觸公眾時說了什么、怎么說的,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他們都會觀察和體會到。也不僅是對公眾,你怎么對待服務對象、怎么對待其他合作伙伴,都會有人看到。這時你可能還沒有做出什么事情,但已經開始建立信任關系了。二是你必須真的做出實事來。贏得信任永遠不是一個技術性問題,你可以用各種創新的方式一時獲得捐款。但從長期來看,發心才起核心作用。

     【資助者問資助者】你有什么想問下一個資助者?

      王文:我發現一個現象,很多資助型基金會都傾向于自己發起自己干一件事情,自己做一個平臺,自己做規則的制定者。而不太愿意幾家聯手推一些事,或者找一些已有平臺讓它們變得更好,我想了解這背后的原因。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