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令人滿意的“空氣答卷”是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六省(區)市聯防聯控,共同努力的成果。
北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提速
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的部署,北京市加快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各項任務的落實,在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方面實施更加嚴格的臨時性大氣污染控制措施。
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北京市委、市政府還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在加快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北京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出臺“限行”“停公車”“停限產”“停工”等多個方案,多部門協同落實。
據介紹,APEC會議召開前,全市燃煤鍋爐改造在施規模已達5900蒸噸左右,超過了5400蒸噸的預定目標;老舊機動車淘汰數量累計達到34.34萬輛,已完成國家下達的39.1萬輛淘汰任務的87.83%,可減少污染物排放9.54萬噸;全市共計淘汰退出375家污染企業,已超額完成年度300家污染企業淘汰退出任務,同時,116個環保技改項目全面在施;全市1200多個大型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7000余輛渣土車完成更新改造,揚塵大幅減少。
六地每日視頻會商空氣質量
為準確預報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六省(區)市環保部門啟動跨部門、跨區域的聯動會商。
從10月26日起,北京市環保和氣象部門啟動了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滾動預測預報機制,每日15時至16時開展聯合會商,滾動預測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趨勢,并預報未來48小時的詳細情況。若空氣質量出現轉差趨勢,則“加密”預測預報。
北京市環保部門充分利用覆蓋各區縣的35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和臨時啟用的懷柔區雁棲島監測子站,實時監測全市空氣質量。
11月1日起,六省(區)市環保監測部門每日視頻會商空氣質量。各省市監測人員共享監測數據,依據各地近期大氣條件、空氣質量發展趨勢等信息預判未來空氣質量變化。
六地啟動最高級應急減排措施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停駛七成公車、全市工地停工、141家企業停產限產……北京市啟動了“紅色預警加強版”應急減排措施,以保障空氣質量。
當預報顯示11月8日至11日,北京市再次遭遇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后,11月7日,停限產企業的名單由141家企業增加到370家,北京市燃煤電廠40%的燃煤機組停止運行。
北京周邊的兄弟省市也陸續實施最高級別的應急減排措施,應對不利氣象條件,保障空氣質量。自11月4日起,河北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廊坊啟動實施最高級應急減排措施。11月6日,天津、河北的8個市、山東北部的6個市也實施嚴格的應急減排措施。其中,河北全省所有燃煤電力企業限產減排50%,鋼鐵、焦化、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高架源企業全部停產(燜爐),涉及VOCs排放工序的工業企業全部停產。內蒙古距離北京最近的烏蘭察布市停產限產企業達400余家。11月7日,山西省太原、晉中、陽泉啟動最高一級應急減排措施;山東省開始督查省內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落實情況。
截至11月7日,六省(區)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城市達到17個,停限產污染企業累積達到11935家;停工工地總計20603個。
正是六省(區)市的聯防聯控,才使本市在11月的前9天中收獲了8個優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