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Year Up:無為青年,一年煥新
2014-11-13來源:善天下微信公眾帳號 作者:李穎生

       了解三點

       1.  Year Up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接受慈善捐贈;但它也通過提供增值服務獲得收入,實現社會價值,也是一個優秀的社會企業。
       2.  Year Up不是簡單救助某個特定人群,而是致力于解決這個人群所面臨的特定問題。其項目設計,從問題出發,以結果為導向,既來自深刻的市場洞察,也基于充分的科學研究。
       3.  Year Up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和執行能力。它具有高度復制性,它具有高度復制性,是一個把商業機敏運用于社會問題的優秀案例。

 

       一句話簡介

       Year Up是美國創新社會企業,為18-24歲低收入家庭高危青年提供為期一年的職業培訓及企業實習,幫助其實現職業煥新,獲得奧巴馬政府社會創新基金的資助。

 

       成立故事

       Chertavian在自己的激情、理想和能力之間,找到了一個結合點。

       Gerald Chertavian(以下稱Chertavian)1992年從哈佛商學院MBA畢業后,成立了一個互聯網戰略咨詢公司。1999年,他賣掉公司,翻出自己1989年商學院的申請書,其中一部分就是關于成立一個非營利機構的商業計劃。

        進入商學院之前,Chertavian在華爾街工作,曾經在一個叫作Big Brothers Big Sisters(大哥哥大姐姐)的非營利機構擔任志愿者。他的“小弟弟”名叫David,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Chertavian親眼目睹很多像David這樣的年輕人,來自低收入家庭和高危社區,雖然聰明有潛力,卻因為沒有支持、沒有榜樣,幾乎只有10%能上大學,最多只能找到最低時薪的工作,在社會階梯上,一路下滑。在全美18-2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有15%(430萬,2006年數據)是這樣的狀況。 而其中70萬左右,集中在美國30個大城市中。Chertavian想要幫的,正是這樣一群人。

       一邊是聰明有潛力卻看不到出路找不到機會的年輕人,而另一邊,美國很多集團企業又找不到具有初級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入門級員工。Chertavian稱之為“機會鴻溝”(Opportunity Gap)。

       Chertavian的激情在教育領域。他相信教育可以改變生命,一直夢想成立一所學校。而多年的商業經驗和商學院訓練,讓Chertavian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個社會并不需要另一家“工作技能培訓”的非營利機構,而是需要一個真正能夠解決“機會鴻溝”這個問題的機構。

       2001年,Chertavian在波士頓成立了Year Up,招收了22名學生,瞄準需要入門級員工的企業,用一年的時間,把這些“機會之外”的無為小青年們送上了全新的職業旅程。

 

       項目模式

       Year Up的項目模式,不是拍腦袋,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

       Year Up剛成立時,很多人不看好--俗話說,“三歲看老”。18-24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定型。想要改變他們?難!

       Chertavian花了大量時間做調研,閱讀各類書籍和研究,咨詢很多教育專家,以行為和態度改變為目的,設計了“高支持、高期望”的項目模式。

       為期一年的項目分為兩段。前6個月進行嚴格的課堂教育,學習各項知識和技能;后6個月安排對口企業實習。對口企業都很強大,首批合作伙伴包括:貝恩咨詢、美國銀行、Fidelity、哈佛大學等。由于Year Up的課程設置科學,Year Up的畢業生,如果選擇進入大學深造,可以獲得18個免修學分(相當于4-6門課)。

       無論學生背景如何,一旦進入Year Up,就會獲得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財務、學業、技術、溝通、社交、社會心理等方方面面。每個學生都會參與到同伴社區,同時配備有專門的導師。而Year Up對他們的期望也很高,要求他們以職業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學習/工作,對待他人。即使在公司實習期間,學生也必須每周一次返校聚會,回顧總結一周的工作,同時解決職場上的各種情緒和問題。



      特色之一:學生合同

       Year Up把行為改變、態度轉變、可度量的結構結合在一起,環環促進。

       Year Up嚴格挑選動機明確的學生。所有學生,都得簽訂一份合同。合同中明確說明Year Up的核心價值觀;Year Up對學生的期望及學生的責任。學生需要簽名認可,鄭重承諾履行合同。Year Up的核心價值觀包括5點:尊重;誠實、塑造信任;負責任;努力工作開心樂;努力學習和成長。

       合同通過一個積分體系來管理。Year Up按周向學生提供津貼。每個學生進入Year Up時,獲得200點基礎分。一旦學生發生違反合同規定的行為,會被扣分(參見下表),同時扣除當周等額津貼。總分低于100分時,學生需要和校方共商改進方案;如果分值扣光,學生算是“自炒魷魚”,必須離校。 當然,持續表現良好也會獲得加分,加分不會直接增加津貼金額,但有助于期末的評獎。

       Year Up的服務對象中,很多人非常聰明,應付學業游刃有余,卻常常栽倒在行為和態度上。Year Up通過合同的方式,把他們的態度、行為和可以度量的結果(扣分、扣錢)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責任和鍛煉擔當,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行為改變。在合同執行過程中,他們也盡量公開、公正、透明。

 

       特色之二:可持續模式

       Year Up之所以可持續,是因為有明確的價值主張,而且能夠真正創造價值。

       從2001年波士頓的一個小機構開始,今天的Year Up已經在全國11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2013年收入達7000萬美元,2013年底凈資產達5800萬美元。無論是總部還是分支機構運營,他們都已經打造出了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分支機構運營項目,其收入來自三大部分:慈善捐贈、實習企業薪酬、政府合同。慈善捐贈和政府合同很好理解,這里著重解釋一下實習企業薪酬。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企業接納Year Up的實習生,是慈善行為。錯!Year Up的對口企業,需要向Year Up支付6個月的實習薪酬。這部分薪酬不會直接付給實習生,而是作為Year Up的收入支持項目運行和支付學生津貼。這筆薪酬,不走慈善捐助通道,而是企業人力成本支出。換句話說,這些企業和Year Up是客戶伙伴關系。在商言商,如果Year Up的實習生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他們絕不會心甘情愿的付錢。

       Year Up的確不馬虎,除了在課程設計和技能培訓上,緊盯企業需求外,學生實習期間,他們也和企業保持密切溝通,6個月里至少跟企業正式反饋3次,及時了解學生表現,一旦有問題馬上處理。這種定制和跟進,豈非其它實習生招募渠道可比?所以,Year Up的合作伙伴,滿意度基本在90%以上,很多企業常年續約,不斷增加實習名額;更有不少企業因為實習生項目,增強了對Year Up的了解和信任,成為Year Up的慈善捐贈大金主。

       企業實習薪酬這筆收入,基本占到Year Up總收入的40%以上。熟悉非營利部門的人都知道,除了數額大,這筆收入的最大好處是:它是Year Up可以自由支配的非限定性收入。

       再簡單介紹一下Year Up總部的財務模式。總部不直接運作項目,收入以慈善募款和分支機構支持兩部分構成。以2007年數據為例,當年有7個分支;每個分支預算600萬美元,其中包括向總部支持35萬美元,總計約240萬美元;同時,總部負責自行募款150萬。這兩項收入共同作為當年總部運營支出。此外,機構擴張所需的大宗資本募集由總部和分支機構共同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初,Year Up需要進一步擴張。他們向社會企業鼻祖Ashoka學習,以IPO模式募集擴張資本,每份定價100萬美元,發行18份,沒有現金回報,而是以社會價值SROI(Social Return of Investment)作為回報。不到一年,超額完成,募集了2000萬美元用于機構擴張。

 

       特色之三:強大團隊高效運營

       Year Up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并通過測量評估是不是真的做對了。

       Chertavian只找”A Player”作為團隊成員,他們認同Year Up的價值觀和愿景,具備Year Up所需要的能力。他說,“我們要求我們的學生實現職場蛻變,我們就必須得有一批最專業的人,示范職業行為,打造追求卓越的文化。Year Up的核心DNA是人。”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團隊吧。

       Chertavian本人,華爾街精英,創業家,哈佛MBA;總裁Garrett Moran,前黑石集團的首席運營官,沃頓MBA;企業關系總監Jeff Artis,歷任IBM、BMC、Spherion技術銷售高管;戰略發展總監Shawn Jacqueline Bohen,擁有哈佛大學10余年領導職位經歷;發展募款總監Timothy Higdon,前女童軍外務總監,紐約大學MPA;亞特蘭大執行長Belinda Stubblefield,曾就職于IBM、寶潔、雀巢等國際企業,后來自創業,擁有20余家咖啡館以及葡萄酒零售店,哈佛MBA。


       這批高人聚在一起,能量自然不可限量。具體運營、理事會治理這些,就不說了,我們僅以Year Up對結果的評估,來窺斑見豹。

       非營利部門一直有個困境,很多機構把產出當成果,譬如建了多少個學校,提供了多少次培訓,有多少人參與。可是,這種測量方式有很大問題,好比企業產出,如果出來的都是次品、廢品、滯銷品,就算生產10萬件,也沒用;甚至可以說,出產越多,浪費越大。

       Year Up對其社會價值,從5個方面進行定義。下面是他們2007年提出,希望在2016年以前實現的目標:

觸及學生:10000個學生從Year Up成功畢業,獲得發揮其真實潛力的技能、經驗、支持和網絡。[注:這個目標已經在2014年提前達成。]

       項目拓展:Year Up項目擴展到全美25個城市。

       改變認知:讓全美國的同類青年認識到,通過Year Up這樣的高效職業扶助項目,他們完全有可能、有能力實現職業煥新。

       企業支持:改變企業對低收入家庭高危青年人群的成見,有更多企業來支持Year Up這樣的高效職業扶助項目。

       撬動政策:獲得聯邦及各州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增加對低收入高危青年的支持,更多地資助Year Up這樣的高效職業扶助項目。


       具體而言,在日常運營中,他們從8個方面來監測評價,以紅、黃、綠評價項目執行狀態。綠燈狀態正常,黃燈狀態警示,紅燈狀態需要立即糾正。2007年之后,Year Up引入了Salesforce.com的云服務,實現了數據即時監測評估,而且全國分支機構之間數據可以實時共享。

       同時,在每一項測評內容下,包括不同的測量指標。以第3項“保留學生” 為例:

 

 

      成功故事

       Year Up不是簡單救助,他們在改變生命。

       Year Up能夠拓展到11個城市,獲得奧巴馬政府社會創新資助,得到眾多挑剔的影響力投資機構的支持,足以說明它的成功。據其2013年報顯示,從Year Up畢業的學生中,86%能在4個月獲得全職工作或上大學進一步深造。 我想講一個自己親歷的例子。

       2012年秋天,我去Year Up波士頓的辦公室。到得早,于是去會客室。那里還有另一位年輕人,看到我,他站起來,介紹自己叫Hali,伸出手握手。看Hali的樣子,估計20歲出頭。他夏天從Year Up畢業,剛剛進入麻省州立大學,現在是Year Up志愿者,回來支持學弟學妹。

       我們隨便聊起來,他說,“Year Up徹底改變了我。” 他摸了摸領帶,略帶羞澀地笑著說,“在進入Year Up之前,我連領帶也不會系呢。我以前就是個小混混。在Year Up,他們讓我看到了自己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自己,他們也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尊重。我發誓一定要改變。”  他家住Dorchester,每天公交地鐵,往返近2個小時到Year Up上課。6個月后,Hali被派到State Street(道富銀行)實習。“剛開始我挺害怕,我從來沒有在那樣的場所工作過;可是我很快發現,Year Up教給我的,讓我不比任何一個別的實習生差,有的還是大學生呢。銀行的同事對我也特別好,工作上很幫我,下班后有時也叫我跟他們一起出去玩。我從前20年的生活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朋友。”

       Hali自己很努力,實習崗位只是初級數據處理,但他自己一邊實習,一邊努力學習系統架構。 實習結束,State Street給了他全職工作機會,年薪$38,000,這比他從前工作年薪2倍還多。但是他拒絕了,而是選擇上大學獲得學位。這意味著他不僅得邊工邊讀,還要背負貸款。“我爸爸氣壞了,說我腦子壞掉了。” Hali笑,“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Year Up讓我接觸到了另一些人,看到了另一個世界。我知道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

       Hali只是10000個學生中的一個。Year Up改變了他們的生命。

 

       百萬大行動

       Year Up的模式具有高度復制性,而他們也找到了一種聰明的規模化方式。

       Year Up在2014年提前完成了畢業10000個學生的目標。他們的成功,不僅在于這10000個學生,更在于他們打造了一個復制性極強的模式,在自己11個分支機構的實踐中,得以驗證和完善。

       尤其可贊的是,在規模化途徑的選擇上,他們再度下了一手好棋。他們沒有拘泥于“特許”還是“直營”的選擇,而是與社區大學合作,復制Year Up模式。這項行動,可以充分調動社區大學現有的學生、師資和基礎設施,降低Year Up的運營成本,實現快速規模化。現在Year Up已經在所有分支機構所在城市試點社區大學合作模式,希望最終能每年服務10萬名學生,他們雄心勃勃地稱之為“百萬大行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