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佛教戒律發展中的本土化特色
2014-11-19來源:《五臺山研究》 作者:袁升祺
 

自凈其心(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化佛教所注重的是大乘的“菩薩戒”,其要旨是“三聚凈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菩薩戒以這三種戒為綱領。“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在具體的律條上與“小乘戒”差別不大,旨在止惡修善,而“饒益有情戒”則包融了諸多利他度人的大乘菩薩行為,這是大乘戒的一大特色。

大乘菩薩戒法的主要精神是智慧的覺悟、心智的培育和利他行為。《梵網經》說:“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凈。”即戒法源于自性清凈的佛性,即自性清凈心。這種“無相戒”的旨趣深刻地影響了中土佛教,特別是在禪宗中幾乎達到極致。六祖慧能《壇經》中反復強調了“戒本自性清凈”、“心地無非自性戒”等觀點。  “無相戒”要求“自凈其心”,將覺悟與道德自覺融為一體,這種思想徹底破除了印度原始佛教的聲聞戒律條文的束縛,使佛教更易融人中國本土文化。但是,禪門滌蕩戒律的結果也使佛教戒律的約束力大大削弱,《壇經》中的“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觀念,使僧人以“心不懈慢”為由而輕慢持戒對言行的約束。為此,名僧懷海創立了禪宗叢林清規——《百丈清規》,以約束僧人的行為。

“清規”是禪宗特有的行為規范,是禪院的組織規程及內部日常生活的管理規則。這些規范是廣義的戒律,是富有中國特色的佛門規制。《百丈清規》的特色在于從義理上對“忠”、“孝”的認同,強調現實的踐行,并以清規戒律的形式規定下來。首兩章“祝厘”、“報恩”講忠,次兩章“報本”、“尊祖”講孝,從三個方面體現了叢林清規中國化的趨向。

1.明確指出佛教僧眾因皇恩浩蕩才得以生存,故報皇恩為禪門第一大事。具體做法,一是祝福圣君,《百丈清規》首章《祝厘章》開卷即言:“圣恩廣博,莫可名言。……導民于無為之化,躋世于仁壽之域,然后可以報萬一也。”并列出了“圣節啟誕”、“圣節圓滿”等六項內容,還對每一項祝福都規定了各種要求,如山門掛匾、念經擊鼓等。二是祈報國恩,禱求太平:“禮重祭祀,所以報恩酬德。而一切恩中,國恩為最。”祈禱的項目,有“中秋祈月”、遇日蝕月蝕的“護日護月”、為風調雨順的“祈晴”、“祈雨”等,表達了佛教信眾為君分憂的“裕民福國之心”。

2.表達“飲水思源,承恩追遠”精神的祭祀祖師節日。在“報本”與“尊祖”兩章中,不僅列出了“釋迦佛誕”、“觀音圣誕”、“初祖達磨忌”等祭祀節日,還專門規定了“父母忌日”。糅進了儒家忠孝倫常的思想內容與中土家族倫理的組織形式,使儒家忠孝觀念與清規戒律融為一體。3.在戒律儀軌上有所創新,將“行普請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勞作倫理觀念貫穿于清

規中,把持戒修行融合在農禪并作中。印度佛教戒律因怕殺傷蟲蟻而禁止耕作,“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為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為使佛教生生不滅,不僅要講求忠君愛國,還必須自食其力。

《百丈清規》要求僧人“上下均力”、“務于勤儉”,百丈大師自己對這些規定身體力行,為眾僧樹立了農禪結合的榜樣。《百丈清規》針對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融會了傳統文化的宗法禮制,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是儒家忠孝思想與佛教清規戒律高度結合的產物。這些規范體現了尊老敬長、自食其力、農禪并重等特點。特別是“祝厘”、“報恩”、“報本”、“尊祖”四章,在很大程度上把禪宗的清規綱常化、忠孝化,因而更適應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與倫理傳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