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于市民查找公測,太原實際上采取了4項具體措施:一是在路燈桿上設置廁所指示牌,告知前方多少米有廁所,二是我們在十字路口設置80張公廁地圖,標明了東西南北方圓一兩公里區域范圍內所有廁所,三是開發了公廁軟件查詢系統,市民可以用個人的智能手機把軟件下載下來,很方便找見廁所,四個是不會用現代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以撥打12580電話查詢。
所以應該為太原市推出的“公廁地圖”點贊,關鍵在于它帶來了諸多好處:好處之一是方便了市民。吃喝拉撒睡是人的基本生存功能。市民需要“方便”的時候,在家里不是問題,但在街頭一旦找不到公廁就成了大問題。有了“公廁地圖”等便民措施,讓市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無疑也是對民生細節的關注。好處之二是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人遇到“內急”常常會迫不及待,在街頭找不到公廁只好找旮旯犄角方便,這顯然會對城市環境和空氣質量產生負效應。好處之三是能夠促進社會文明。偶有網絡視頻等媒體爆料,有市民在馬路邊、汽車旁,甚至在超市、電梯里“方便”,這是有礙觀瞻的不文明行為。但作為一個正常人,若不是就近找不到公廁,實在等不及,一般不會有如此非常之舉。
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是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的題中之義。據太原市市容環衛管理局副局長時中瑛介紹,公廁二維碼目前只在太原市杏花嶺區作為試點工程,日后將推向全市。太原市的做法,應該對各地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