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竇瑞剛:給予和分享就是捐贈的意義本身
2015-02-11來源:公益時報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真正開始讓捐贈和分享成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最近幾年,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我們要做公益?為什么我們要把我們的一部分合法財富捐贈給陌生人?

       我們經常聽到國人各種不捐贈的理由,比如,不信任公益組織,他們資金使用不透明、項目報告反饋不及時等。那么美國大眾捐贈比例高達80%,是否是因為他們的公益組織在資金使用的透明度以及項目反饋上比中國做的更好?

       記得幾年前在訪問夏威夷的公益組織時,我曾問夏威夷聯(lián)合勸募的負責人:“你們是如何向小額捐贈人反饋的?”他回答說:“我們會在網站上公布財報,捐贈人可以上網看我們財報。”我接著問:“除了這個以外,你們還反饋什么?”他說沒有其他的了。我接著追問:“那么他們?yōu)樯兑o你們捐錢?”我印象中他停頓了好一會,然后回答說:“如果自己去找那些公益組織,他們沒有那么多時間,也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我們是一個專業(yè)的公益籌款機構,他們把錢交給我們,我們會最有效率地找到最符合他們捐贈期望的公益組織。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不把錢捐給我們,可以捐給其他的籌款組織,但我相信我們的效率是最高的,我們的服務是最好的。”在他的回答中,我認為隱含一個假設,即他們認為,美國老百姓捐錢出來做公益是當然之義,需要考慮的只是要捐給哪個公益組織。

       去年,我再次訪問美國時拜訪了一些美國的慈善家,印象深刻的是韋茨先生,他資助了幾十個公益項目。我問他:“其中有多少項目會給你們反饋項目報告?”他說:“雖然我們也很希望看到項目報告,但大多數(shù)都不給我們反饋。”我又追問:“那你為什么繼續(xù)捐錢支持他們?”他說:“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我們捐贈資金,其實在生活上并沒有做出更多犧牲,不應該對他們生氣。而我們能成為有錢人,是美國給了我機會,我需要給這些人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有可能改變他們的生活”。

       記得在微信朋友圈上曾經看到一篇《生命的意義不單是幸福》的文章,一個著名的猶太心理學家弗蘭克在渡過納粹集中營的非人生活后寫了一本名為《生命的意義》的暢銷書,書中他總結,對于人來說,生與死的差異在于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生存的意義來源于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和人性之愛。文章中還說,“在幸福的生活中,‘得到’更多,而在充滿意義的生活中,‘給予’更多”。

        我的體會是,給予和分享就是捐贈的意義本身,給予和分享為我們的生命提供了價值感和意義感。

        所以,為什么我們要把自己的合法財富分享給陌生人?因為給予和分享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意義。意義感源于價值感,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分享和給予為我們的存在賦予了價值感,進而也就獲得了個體生命在社會關系中存在的意義感。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真正開始讓捐贈和分享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移動社交公益時代正在到來。

        截止到2014年12月份,我國有6.48億網民,其中85%的用戶是用智能手機上網,這意味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時代真的到來了。根據(jù)專家對美國網絡捐贈的分析,網絡捐贈和網民數(shù)、網民對電子商務的信心以及網民對公益組織的信心正相關。而我們看到今天已經有超過3.61億網購用戶,55%的網絡用戶非常信任電子商務,同時我們也看到60%的網民非常樂意在互聯(lián)網進行分享。整個互聯(lián)網的內在驅動力就是網友的分享精神,比如微信朋友圈的背后就是網民的這種分享精神。

        騰訊公益平臺的7年探索,證明分享財富正逐步成為新的趨勢。2014年騰訊公益平臺有超過500多萬人次的網友參與捐款,籌集資金超過1個億,而這個平臺募集第一個1億的善款用了3.5年。我們發(fā)現(xiàn)在騰訊公益平臺上最主要的捐贈用戶都是85后、90后,他們占了80%。伴隨著互聯(lián)網成長的85后、90后,正如他們的消費和購物觀念和老一輩人不一樣,他們的財富觀念與老一輩人也不一樣。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是更樂意分享,也更樂意捐贈的一代。他們會傾向于認為分享和捐贈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基于移動社交的公益正在成為流行趨勢。去年我們開發(fā)了“一起捐”這個公益產品。無數(shù)次,我們被朋友圈中的捐贈項目刷屏了。籌款的力量來自于朋友圈的力量,來自于分享的力量,來自于熟人的力量。“一起捐”背后是基于微信朋友圈,是熟人社交后面天然的信任。希望我們公益人更跟多地關注移動互聯(lián)網、微信朋友圈為核心的移動社交加上互聯(lián)網內化給85后、90后身上的分享精神,最終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公益事業(y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