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一般是人最為放松的時間。放松,又往往讓人粗心大意失去警惕,這就為事故埋下隱患。而春節又必然出現人群擁擠的地方,比如公園比如廟會。上海外灘新年出現的擁擠踩踏,造成39人死亡49人受傷,就是一起對群眾性活動預防準備不足、現場管理不力、應對處置不當的公共安全責任事件。這應該成為不能忘卻的教訓和時時敲響的警鐘。
從這點出發,北京市屬11家公園春節設立37個游園疏導分指揮部,組織3600余人參與現場疏導,包括管理人員、公園志愿者和公安武警等人。市公園管理中心總監控室內,還通過近200個視頻畫面,對各大公園進行實時監控。11家公園新增35%的監控探頭,總數達到1400個。除此之外,“暢游公園”政務微博,每天在10時、12時、14時、16時,分4個時段公布“實時在園人數”與主要區域擁擠程度,供游客參考,盡量做到理性出游。所有這些措施,就是值得推廣的預防。
海恩法則揭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個表述,無非是強調預防的重要。如果我們對每一起輕微事故每一個未遂先兆和每一處事故隱患都不放過,“嚴重事故”就失去了起根發苗、長大成災的條件,沒有土壤、水分、陽光、空氣,事故就在搖籃之中化有為無;后面的被動應對,就因為前面的主動預防減輕了壓力。更重要的是災難的幽靈,不會讓鮮活的生命轉瞬即逝,或者造成終生的傷痛,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
因此,北京公共場所的春節安全預警,應該成為各地的借鑒,并迅速做出自己的預防方案。預見人流高峰、安排疏導值班、即時公布信息……這才是對群眾生命安全負責,這才是勤政務實的態度。上海踩踏事件后對于對包括黃浦區區委書記、區長在內的11名黨政干部的處分,其實完全是一個可以避免的結果。只可惜他們疏于大意,成了無辜犧牲的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