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七天假期基本上已告罄。不管是紅包爭奪戰中的盆滿缽滿,對史上收視率最低的春晚吐槽,亦或是中國式盤問中的六神無主,故鄉在鄉愁中漸行漸遠……這些不舍或惆悵的情愫都要告一段落。從現在起,很多人的計劃里的關鍵詞只有一個,那就是歸途。
今年春節假期是初六截止,因此,初五就將迎來出行高峰。春運整個時間是40天,春節前15天,春運后25天,在春運的后25天里才是人們出行最集中的時候。鐵路、民航等運輸部門都有個意識,就是節后才是春運的“攻堅戰”.和節前的大專院校提前放假的錯峰相比,節后學生流、民工流、探親訪友返程已然是對沖狀態,長短途運輸產生了疊加效應。要在這個位移高峰出行,無疑是需要具備詳盡的計劃。
首先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至初五以后,北方有降雪和霧霾天氣,導致部分航班晚點以及個別高速公路關閉,對于原本選擇了這兩種出行方式的旅客來說,就要有先知先覺的準備。通過電視新聞、微博等信息發布渠道,時刻了解當地天氣情況。并要準備如天氣情況不良而要轉變出行方式的預案。
其次要有計劃地了解鐵路和公路的信息發布情況。鐵路方面主要是臨客的加開車次。今年高鐵線路是春運人流位移的主力部隊,但臨時客車的威力也不可小覷。人們在選擇出行方式之時,不妨就路途、價格等因素來對自己歸途計劃進行“私人訂制”.在公路方面,要了解部分高速公路的繞行方案。由于高速公路免費進入倒計時,一些高速公路也進入了運力瓶頸狀態。譬如進京方向的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等運輸壓力將陡增。對此,有關部門也發布了繞行方案。知曉這方面的信息,能夠有效的在兩點之間選擇出最快速的捷徑。
最后要對自己的行李做個計劃安排。和回家行李的厚度相比,從家里出來帶的干貨只會多不會少。在這個時候要做個取舍選擇,譬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刀劍類手工藝品,最好就不要帶上,睹物思情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人流匯集、長時間的乘坐交通工具是春運最基本的表情,此時行李上面務必減負。大件行李可以選擇托運等方式,你要相信物流公司“使命必達”的能力。
沿著節前回家的反方向走,帶著假期綜合癥的種種不適,患得患失的心境可以想象。家是港灣,你依然要出海遠航。對于馬上要踏上歸途之路上的你來說,一個事無巨細的出行計劃,就是起錨之前的最好準備。歸途之路不在“計劃外”,人才不會在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