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一則名為“汽車占自行車道,初中生拍照被罵”的視頻備受網友關注。一名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在海淀區雙安商場附近的一處天橋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機拍攝了一輛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私家車,遭到私家車上3女1男集體下車“圍攻”。雖然整個事件孰是孰非目前尚無法徹底理清,但私家車占用非機動車道以及“讀書讀傻了”的話題再次引發網友的討論。(3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因用手機拍攝了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私家車,人大附中的這名學生受到惡意圍攻,并被罵“讀書讀傻了”。“讀書讀傻了”,直指學生拍照這種“批評”方式的不應該,或者是多管閑事。因此,這是某些人秉持的“社會規則”對學校教育原則的否定和排斥。
私家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只是“社會規則”的一種表現。在某些人心里,公共規則只是拿來哄人的“鬼把戲”,只有傻瓜才去遵守。因此,搶占公交病殘專座,涂抹文化墻,公共場所大小便,腳踢古寺內的鐘,攀爬樹枝搖落“桃花雨”等不堪入目的事情才一次次發生,強烈地刺痛了我們的眼睛。出行、處世、為人、做事,只圖自己方便,不顧他人感受,這就是某些人自以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生哲學”。可悲的是,這種所謂的“人生哲學”在當今社會大有市場,早已形成氣候,衍變成一種“社會規則”。
“讀書讀傻了”就是這種“社會規則”的一次絕妙表演。學生對公共規則的敬畏,對正義公平的維護,這些人自是看不懂、看不慣,于是這樣的學生也就被稱為傻子。他們沒有想到,國家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傻子,學校培養的也大多是這樣的傻子。堅持正面教育,傳播規則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正是每一所學校必須堅持的最基本的德育原則,更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基本教育原則。
可是,學校教育原則不僅在遭受“社會規則”的否定和排斥,也在遭受“社會規則”的蠶食。獻愛心,義務掃街,義務植樹,照顧病殘老人等學校德育活動,被認為“無益”而橫遭一些家長阻攔;公交車讓座,靜等綠燈,撿拾垃圾,買票排隊,扶起摔哭的孩子,被一些家長嚴辭呵斥。學校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尷尬,以致很多教師感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家庭教育走偏,正是源于“社會規則”的自以為是。
“社會規則”與學校教育原則背道而馳,大大弱化了社會正能量的價值,也極易在學生心中形成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多重標準,使其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學校必須堅持德育教育不動搖,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僅靠學校教育的努力,顯然是杯水車薪、孤掌難鳴。遏制所謂的“社會規則”,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