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國網10月9日訊 10月9日重陽節,2016暖心藝術節暨“走向陽光”藝術展在尚善藝術中心正式開幕,七十多位失獨群體齊聚家園,慶祝藝術節開幕,感受藝術之美。
失獨群體慶祝藝術節開幕
開幕式上,尚善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毛愛珍女士介紹了暖心藝術節的緣起和概況,暖心藝術節作為尚善公益基金會“關愛失獨 暖心行動”項目的品牌活動之一,旨在通過搭建藝術交流平臺,促使更多的失獨群體參與藝術體驗,得到心靈慰藉,增強生活信念,愉悅身心,煥發活力;幫助更多的失獨群體感受陽光、發現陽光、走向陽光。第一屆暖心藝術節于2015年正式啟動。
第二屆暖心藝術節將從2016年10月9日啟動持續至10月24日,通過藝術展、藝術周末、文藝匯報演出等活動促進失獨群體展示藝術才能,相互交流學習。
書法作品
此次開幕的“走向陽光”藝術展,展出了張文卿、畢可鷹、劉光彩、楊春海四位藝術家百余幅書畫及攝影藝術作品。這四位藝術家均來自失獨群體。他們用藝術的大美與大愛鼓勵更多的失獨群體走出陰霾,走向陽光。
劉光彩先生用連環畫的形式和盡可能的簡練,形成其獨特藝術風格,簡練的構圖,簡練的造型,簡練的主體 幾乎沒有任何的渲染和多余的語言,藝術家僅僅依賴于對生活的高度抽離,省略了所有該省略的,凸現了必須的敘述和呈現,簡單與豐富,主題及其變奏中的情緒。以真誠、樸實、瀟灑的繪畫語言詮釋了人生路途喜怒哀樂的片段,藝術技巧在畫面中以無關宏旨,當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時觀者不時會發出會心一笑,因為這都是我們曾經有過。
參觀藝術展
攝影是一種發現美的藝術,也是一種運用光影敘事的能力。我們平時不經意的,“一瞥即過”的情景,楊春海先生透過攝影鏡頭,解讀它的廣袤,它的微妙。在他的攝影作品中,所反映的“真”、所蘊涵的“善”、所呈現的“美”,作者用相機為光影鋪設出一條生活的軌道,創設出屬于自己的觀看語法。他通過自己的鏡頭語言,向大家敘述其內心對“至真至善至美”的理解和追求。對于一名攝影家來說,光是一種動靜,也是一種誘惑。光具有侵入性,影是聆聽者,構成一個自足的交流畫面。不管這些照片是訴說瞬間的故事,還是抒發長久的情感,世上萬物的存在,眼下只是為了“終結于一張照片”。
充滿童趣的藝術家作品
丹青吐彩,翰墨飄香,濃墨重彩,輕描淡寫風格多樣,各有異趣,意在筆先,上下求索是藝術家畢可鷹老師的最好寫照,厚重的國學知識和精湛的書畫功底,藝術家的書法大氣穿云的行書氣勢獨特,用筆萬畫、方圓并施、努力出新,正如黑格爾所說:“傳統并不是一尊不動的石佛,而是生命的洋溢,有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的膨脹得越大”。藝術家創作作品的傳統筆墨技巧、創作理念和實踐上已超出傳統審美范疇,給人以美的盛宴。
幾年來,現實與夢,地獄與天堂在張文清的生命中掙扎著、流淌著,清醒過來的他,試圖用筆、墨、色捕捉這樣的感覺,也想借機釋放一下自己的心境...“慢慢的我感悟到上蒼創造萬物的奇妙,他絕非停止在表象的再現上,方可成為繪畫,因為在萬物及終生靈之間,有著線條、色彩、造型等相互交錯共生的美,他是那樣的自然和諧又對立統一,并滲透著創造者廣博的愛。”
展廳
“走向陽光”藝術展將持續展出到11月9日,歡迎更多的朋友和組織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