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癥狀。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塵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后,臨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復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至少持續3個月,并連續兩年或以上者,診斷即可成立。如每年發病持續不足三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將慢性支氣管炎分為單純型與喘息型兩型。前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咯痰;后者除咳嗽、咯痰外尚有喘息癥狀,并伴有哮鳴音。
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三期,以使治療有所側重。
(一)急性發作期 指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或1周內“咳”、“痰”或“喘”任何一項癥狀顯著加劇,或重癥病人明顯加重者。
(二)慢性遷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到1個月以上者。
(三)臨床緩解期 經治療或自然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常在寒冷季節發病,出現咳嗽、咯痰,尤以晨起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狀,粘稠不易咳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時,癥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為黃色膿性,偶有痰中帶血。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后,支氣管粘膜的迷走神經感受器反應性增高,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可出現過敏現象而發生喘息。隨著病情發展,終年咳嗽,咳痰不停,冬秋加劇。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在癥狀加劇或繼發感染時,常有哮喘樣發作,氣急不能平臥。呼吸困難一般不明顯,但并發肺氣腫后,隨著肺氣腫程度增加,則呼吸困難逐漸增劇。 體征 本病早期多無體征。有時在肺底部可聽到濕和干羅音。喘息型支氣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氣后可聽到哮喘音,發作時,有廣泛哮鳴音。長期發作的病例可有肺氣腫的體征。 X線征象 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X線檢查陽性,或僅見兩肺下部紋理增粗,或呈索條狀,這是支氣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變厚的征象。若合并支氣管周圍炎,可有斑點陰影重疊其上。支氣管碘油造影,常可見到支氣管變形,有的狹窄,有的呈柱狀擴張,有的由于痰液潴留,呈截斷狀。由于周圍瘢痕組織收縮,支氣管可并攏呈束狀。有時可見支氣管壁有小憩室,為粘液腺開口擴張的表現。臨床上為明確診斷,透視或攝平片即可滿足要求。支氣管碘油造影只用于特殊研究,不作常規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