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在某些地區的出現使人們對流感、禽流感又恐懼起來,尤其在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的時候,一些準備到外地或國外旅游的人們更是擔心,是不是要防范流感和禽流感呢?專家指出,目前并不是流感的流行季節,也還不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而防范禽流感,要注意旅行目的地有無疫情發生。那么,流感及其防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流感威脅全球健康
流感是一種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的傳染性強的流行性疾病,其流行時的快速傳播及極高的發病率,沒有任何其他傳染病可以相比。由于流感病毒抗原變異頻繁,新的流感病毒不斷出現,從而經常造成大量人群發病,特別是兒童。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公告,全球每年的流感病例為6億至12億例,其中重癥流感病例300萬至500萬例,死亡25萬至50萬人,重癥流感的病死率為8%至10%。
我國是流感多發區,流感的流行或局部暴發年年發生。有關專家呼吁廣大市民能夠正視流感的危害,積極地進行有效預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由空氣飛沫經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現為全身不適、發冷、伴有寒戰、發燒、體溫可升高至攝氏39度以上,并伴有頭痛、全身酸痛、疲倦以及咽痛、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流感具有傳染性強,傳播快的特點,發病率高,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炎等并發癥。對于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流感可引發細菌性肺炎,該病是導致大量流感老年患者死亡的元兇。而且由于流感嚴重的全身癥狀,對于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高熱中毒癥狀使原有的各種疾患惡化,也會造成大量的超額死亡。此外,孕婦是流感的特殊易感人群,在懷孕期間感染流感病毒后,因高熱可能會給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還有自然流產的危險。而兒童患上流感后,高熱很容易引起小兒嗜睡或驚厥。
孩子老人易感染
流感往往先從兒童開始,并從兒童迅速擴散到老人和其他成年人。一般流感流行期間,兒童的感染率可以達到30%-40%甚至更高。在所有兒童中,6個月到3歲的幼兒比大齡兒童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擊。兒童往往成為流感的第一受害者,這在很大程度上和兒童自身對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弱有關,另外,兒童之間密集接觸,兒童感染流感后會迅速傳染給家庭中的其他成員。
而流感對兒童健康和生命的潛在威脅主要是并發癥,特別是對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流感所引發的并發癥對兒童生命的威脅更大。在兒童中,流感所造成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抗流感最好用疫苗
流感的傳染性很強,尤其容易在人群集中的地點流行,如幼兒園、學校、工廠、醫院、部隊、民航、鐵路等。而數十年的經驗證明,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力武器。國內外大量研究數據顯示: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由流感造成的門診率和住院率,減少流感造成的并發癥和死亡。特別是對于兒童、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疫苗可以明顯地減少流行期的就診率,降低流感發病率。據悉,目前在北京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民都可以接種到葛蘭素史克和賽諾菲·巴斯德公司供應的流感疫苗。價格由政府每年招標后定,去年賽諾菲·巴斯德和葛蘭素史克的疫苗每人份69元左右。
另外,除接種疫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預防流感還要注意: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盡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風不好的公共場所;為防止通過接觸傳播流感,要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我國疫苗接種率低
我國使用流感疫苗的量處于后進水平。從近期某資料分析50個國家(或地區)使用流感疫苗的情況來看,按每1000人中接種流感疫苗人數比較,加拿大為350人,美國為256人,英、荷、德、澳等25國為100-197人,瑞典、挪威等9國為51-97人,我國臺灣省為59人,香港為33人。而我國大陸地區的流感疫苗接種率每1000人中尚不足10人。
上述狀況與我國是流感多發地的情況反差甚大。專家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流感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對于由流感引起的超額死亡認識不足,一些死于流感合并癥的人往往不把死因算在流感賬上,從而大大低估了流感的危害性。另一原因是經費問題,一些高接種率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是由醫保等負擔高危人群的疫苗經費。
疫苗接種重點人群
根據衛生部《中國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試行)》,四類人是疫苗接種的重點推薦人群,即6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醫療衛生機構改組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除重點推薦外,衛生部還將三大人群列為疫苗接種推薦人群,他們是養老院、老年人護理中心、托幼機構的工作人員;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出租車司機,民航、鐵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員,商業及旅游服務的從業人員等;經常出差或到國內外旅行的人員。
七類人不宜接種
為避免盲目接種流感疫苗,衛生部還專門下發了《中國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指出7類人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懷孕3個月內的孕婦、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慢性病發作期的人群、嚴重過敏體質者、其他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員。另外,12歲以下兒童不能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懷孕3個月以上的孕婦是疫苗接種的慎用人群。
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接種后需觀察20分鐘后再離去;接種后1-3天避免劇烈運動,接種部位不要按壓按摩。另外,家長在回家后仍應注意兒童接種后的情況,發現有異常要主動聯系接種醫生。多數人在接種疫苗后不會出現不適感,但少數人會有發熱、注射部位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或出現硬塊等炎癥反應,以上都屬正常反應,往往不需要處理,2-3天后可自行恢復。如在3-5天后還不消退,可嘗試以熱敷消散紅腫。
■走出誤區
誤區一
混淆感冒和流感
許多人認為流感和感冒差不多,其實不然。感冒的主要病原體是鼻病毒,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噴嚏、流涕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頭痛。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乙、丙3種類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過咳嗽、噴嚏等以飛沫的方式傳播。臨床上有急起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感染等癥狀,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臟病患者易并發肺炎。
誤區二
疫苗接種一次就夠
有些人認為流感疫苗上一年接種了,第二年就沒有接種的必要。事實上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不同。流感疫苗不像別的疫苗,接種一次可以管好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及我國有關部門建議≥65歲的老年人為流感疫苗接種的優先人群,最好是一年接種一次。
文章來源:急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