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企業成城市生態建設主力
2012-05-10
企業成城市生態建設主力

2012年05月10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8版

    春色漸濃,夏意來襲,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城郊森林公園工地上,到處是一派繁忙的建設景象。事實上,這種繁忙景象從3月春寒料峭之時就已經出現了。

    到“十二五”末期,全市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3%的目標,并將向25%沖刺。這是太原市提出的目標。更具體的目標是完成營造林48.63萬畝。其中新造林31.13萬畝,提檔升級11.50萬畝,西山綜合整治6萬畝。

    繼去年“一年完成三年造林任務”后,太原生態建設持續升溫,各大企業植樹造林積極性高漲。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為何很多企業變“要我植樹”為“我要植樹”?記者走訪了有關部門和企業。

    先行先試:綠化權如何變為經營權?

    東西山地區是太原近代以來工業化的縮影,區內能源重化工企業眾多。由于過度開采,這里地表塌陷、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多年來,盡管生態建設工程一直有,但僅靠林業部門“單打獨斗”,東西山“灰色”依舊。

  “如果不能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染綠東西山只能是一句空話。”山西省林業廳的一位領導曾這樣表示。

  繼2006年出臺《太原市東西山綠化條例》,2008年出臺《太原市東西山林地林木認養辦法》之后,2011年,乘著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東風,太原市又出臺了《關于加快西山城郊公園建設的實施意見》,允許企業在綠化荒山的同時,獲得一定面積的經營性用地。其中,綠化面積不得低于總面積的80%,經營性建設面積不得高于總面積的20%。

  這一政策的出臺,有效地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太原鋼鐵、西山煤電等大型企業紛紛表態,愿意承攬綠化東西山的重任。康培、騰飛等民營企業也積極投身其中,表示愿為綠化東西山貢獻力量。

  快行快試:怎樣建設一批標桿項目?

  按照“先綠化、后實施經營建設”的原則,目前,太原市政府已與10家國有、民營企業簽訂了城郊森林公園認養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要求,在3年時間內,這10家企業必須按照3∶4∶3的比例,完成各自城郊森林公園的造林面積。據悉,2011年十大造林企業投資已達23億元。

  據太原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田雙寶透露,過去絕大多數企業植樹都屬于義務植樹范疇,每畝造林投資不到300元,所種樹苗高約10厘米~20厘米,加上地處黃土高原、干旱少雨、野生動物損害,新栽樹苗成活率并不高。

  如何走出“年年植樹不見樹”的怪圈?太原市西山地區綜合整治辦公室生態環境部一位姓楊的工作人員說,城郊森林公園建設是以企業為主體,但政府要承擔監督、考核、落實、協調和服務等職能,比如什么樣的綠化方案,綠化到什么程度,相關部門要嚴格把關和考核,畝均投資要求不低于3.5萬元。

  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記者近日乘車先后到十大城郊森林公園走訪了解到,煤氣化城郊森林公園正依托晉陽古城、晉祠、天龍山、蒙山、龍山、太山等建設“晉陽古韻文化園”;國信城郊森林公園正借鑒德國北卡州的經驗,加快讓6個采石破壞面恢復綠色容顏;盛科城郊森林公園建設引入了“生態農場”理念。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太鋼城郊森林公園、康培城郊森林公園等一批標準高、投入大的精品工程已初具規模。城郊森林公園一園一品,匠心獨具,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善行善試:如何持續推進生態建設?

  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太原市共完成造林48.66萬畝(含西山綜合整治5萬畝),義務植樹1000萬株。綠化面積是2009年的15倍,是2010年的6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01%,綠地率為33.1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09平方米,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太原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創,是先行先試權的一次嘗試。”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盡管這樣,目前太原市生態建設與重慶等先進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縮小差距,趕超一流?在今年山西省“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紛紛為太原生態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凡是符合綜改試驗的方向和目標,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要在生態補償、交易規則、價格機制等方面,敢于搶占先機,善于先聲奪人。

  太原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年太原市將以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為抓手,“兩周兩線”為重點,繼續加強配套政策制定,爭取年內出臺《太原市林木林地交易辦法》、《太原市生態公益林補償辦法》兩項政策,同時搞好組建太原市林權交易中心等工作,堅持“一年完成三年”新造林任務,力爭3年內東西山消滅荒山,“十二五”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5%。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太原生態建設不斷提速,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太原環境效益逐年顯現。目前備受市民關注的“不老泉”已成功復流,久違的天龍山瀑布也與市民重新見面。2011年,太原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2.21米,名列山西全省第一。

  人們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昔日窮山惡水的東西山,將會變成水果飄香、四季常青的天然綠色屏障,成為太原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現代宜居城市的示范區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