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香港和其他東南亞城市中無家可歸者的居住困境,建筑設計工作室AFFECT-T最近設計了一種微型竹屋并推出了其原型屋。把一棟或多棟微型竹屋安置在這些廢棄工業建筑內,就可形成一個個更為安全、穩定、持久的“公屋”生活社區。
新聞網站Gizmag此前已經介紹過好幾個低成本竹制住房原型,包括“竹子開花之家”(Blooming Bamboo home)和為海地震后重建設計的“竹樓”(Bamboo Lakou)預想。但是專為這個項目設計的竹屋單元規模上要小得多。
這個兩層的原型竹屋占地僅15平方米(161平方呎),內設有客廳、廚房、浴室、折疊式餐桌、工作區和睡眠區。不同大小的這種竹屋單位還可以組合形成更大的主題功能區域,如公共餐廳、游戲場所或教育區。
AFFECT-T工作室的想法是,許多單個竹屋可以組合使用,根據組合方式不同,則可以拼出適合個人、情侶、大家庭等不同情況住戶的房子。例如適用于個人的家園將有自己的水、電和垃圾處理系統,而一組拼合起來的竹屋單元則將共享冷卻、加熱系統,本文開頭提到的廢棄工業建筑則為整套竹屋提供物理保護。這種模塊化的過渡住房系統將允許按需組合,想要大房就多拼合兩個單元,不需要太大就減少兩個單元。
AFFECT-T工作室表示,為了保證微型竹屋的建造既快捷又廉價,將就地取材,用竹子建造墻壁和天花板,用彎曲的藤片作為墻壁和天花板的連接部分,這種接合模式使得建造者可以根據居住者對通風性和私密性的不同需求,調整打造更具個性化的空間。AFFECT-T工作室估計,這樣的竹屋將能夠改善香港超過28萬無家可歸人士的居住狀況。
除了這個15平方米的原型屋,AFFECT-T工作室還設計了較大的單元和適合殘障人士使用的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