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朋友是警察,也曾向我訴苦:“犯罪分子聽到我的名字就聞風喪膽,可是兒子就是不聽我的,真把我氣得半死。”他兒子說:“父親像對待犯罪分子一樣對待我,我接受不了,于是就要與他對著干!”
這些問題的產生,源于一些人的“角色”沒有“演好”。
據說,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有一次同丈夫阿爾貝托因生活瑣事爭吵不休,丈夫一氣之下,閉門不出。這時女王感到有些后悔,想主動和好,便去敲門。丈夫在屋里問:“誰?”女王答道:“我是女王。”門不但沒有開,屋里連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了。這時,聰明的女王立即轉換了角色,用溫和的聲音和口吻說:“親愛的,對不起,我是您寵愛的妻子。”這時門開了,矛盾迎刃而解,夫妻和好如初。
在社會和家庭中,每個人都不是一種角色。譬如在單位,你既是上司的下屬,又是下屬的上司;在家里,你既是父親的兒子,又是兒子的父親,還是妻子的丈夫,妹妹的哥哥。角色的不同,其責任、權利與義務也不盡相同。每個不同的角色,都有其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責任。不同的對象就會對你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這就需要你要及時做好角色的轉換,隨時隨地適應不同角色的需要。如果把社會角色帶回家中,壓根兒不懂得孝敬父母、體貼妻子、疼愛兒女,那無異于把自己孤立起來、封閉起來,不可能有良好融洽的人際關系。
轉換角色,說到底,這里有個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的問題,同時還須保持一顆平常心,把個人的身份、名望、榮譽和名利得失看得淡一些,把自己視為一個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演好不同角色,使人感到親切、自然、可親、可敬、可愛,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