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自殺事件總結
文/編輯:飛鳥
人的命只有一次,是什么讓使得我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死于自殺,8人自殺未遂?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可是選擇自殺的卻不都因為財。更多的是因為情,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差導致的精神障礙,所謂一念之間走上不歸路。凡是都有個原因,我現在不用學術性語言來描述這些事件,因為發生在2005年的這些事件已經讓我深深感受到中國心理治療力度的缺乏,感受到現在中國對這類事件的無力。
飛鳥不能將全部的列子舉出,但我就我個人觀點進行分類:徇情自殺,家庭糾紛自殺,經濟案件/事件自殺,學生自殺,其他類型,每種舉四個例子。大家可以先看下這些發生于2005年的中國自殺事件。
一、為愛徇情自殺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愛情,為了追求心目的美好,在理想與現實碰壁的時候,他們選擇徇情。
2005年07月14日新華網消息:山東榮成市成山鎮馬山南鹽灘海區一打工妹跳海殉情,威海市公安邊防支隊成山衛邊防派出所救起。
2005年8月18日水母網消息:兩名少男少女在煙臺市璜山南街一出租屋內吞下近200片安定片徇情自殺,兩人約十五六歲,那名少女還穿著校服,被一位熱心的哥及時發現并報警,最終獲救。
2005年9月22日生活報消息:一名從亞布力來哈爾濱打工的男青年徐某因與前女友的感情糾葛萬念俱灰道外區的一棟樓的17層上跳樓自殺,并以外砸死一名樓下等車男子。
2005年11月3 新文化報消息:長春楊宗易深愛女友,相識四個月后因為女方要求把婚姻放在事業之后想不開殉情,下面是他生前看的書。
二、家庭糾紛自殺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和睦是社會穩定的一大主要基礎,可是,各種矛盾積蓄到一定的時候,他們無法理解,當對家庭感受絕望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這條迅速結束自己生命的路。
2005年5月30日蕭山網消息:5月25日,雞西市63歲的郎某因家庭糾紛,爬上27米高的煙囪要自殺。
2005年9月27日成都晚報消息,因家庭糾紛,少年自殺!遺書望父母和好?!拔蚁M銈儾灰俪沉耍秃冒?,爸爸媽媽?!焙认聞《景俨菘莺?,15歲的軍軍提筆給父母留下了最后的遺書。
2005年9月30日生活新報消息,云南省張天輝與妻子爭吵后抱著兒子引爆炸藥,父死子傷。
2005年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消息:漢口香江花園三期小區大門左側,黃陂區木蘭鄉村民楊繼茂與其妻馮某發生糾紛,約半小時后,楊持刀將妻子和女兒以及姨姐、姨妹、侄女砍傷后自殺,楊繼茂和妻子馮某因搶救無效身亡。
三、經濟事件自殺
為錢生,為錢死,為錢辛苦一輩子。話不多說了,大家的衣食住行都得靠它。
2005年6月29日新京報消息:白血病兒海棟夢想北大 41歲的孫靖在前門西京賓館自殺欲捐器官籌錢。
2005年8月4日華商網-華商報消息:安康人周某在西安市西郊電子市場門前持剪刀頂住咽喉含淚聲稱要自殺,他之前是該電子市場保安員。今年7月份,電子市場解除了和他的勞動合同,隨后,雙方為此發生經濟糾紛。
2005年11月23日荊楚網-楚天金報消息:武漢白沙洲武咸公路旁,為討回1800元運費,一李姓男子爬上標有“高壓危險”的高壓塔,還讓其妻買回刀片想自殺。
2005年11月25日瞭望東方周刊消息:溫州美女炒房被套自殺。
四、學生自殺
學生在學習的階段,對情感和生活的認識膚淺,可惜,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都局限在書本,死者要說和學校沒關系,這也完全是說不過去了。
2005年4月23日北京娛樂信報消息:下午4時,一名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北大理科2號樓9層跳下,經搶救無效,身亡。這是2005年北京15名自殺的大學生中的一名。
2005年6月10日新華網消息:“對不起,不要把我的事情告訴同學,以免影響他們學習。不要追究任何人責任,我太累了!”4月6日,安徽安慶市某中學一位16歲的初二學生,留下如此簡單的遺言后服毒自殺。下圖是他悲痛的父親。
2005年10月31日信息時報消息:湖北黃石陳某15歲輟學,看到同齡的孩子都仍在無憂無慮地讀書,陳某的心情日漸壓抑沉重,并開始沉迷網絡,網絡中的多姿多彩與現實中的單調乏味對立得越發嚴重,令陳某心態日益失衡,陳某覺得“生活太平淡了,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還不如死了!”他自稱,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曾3次自殺被救。后又于10月29日赴廣州自殺。
2005年11月22日新文化報消息:長春職業技術學院2003級商務英語專業的一名何姓女生在寢室內上吊自殺,下圖是警方進入現場的場景。
五,其他一些典型自殺事件
2005年04月27日遼沈晚報消息:本溪市民祁云國在本溪市第27中學讀書的16歲的女兒祁曉宇因在校被懷疑偷竊老師手機4月24日下午跳樓自殺。
2005年01月26日東北新聞網消息:哈藥集團重組,股東方之一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辰能公司總經理趙慶斌日前跳樓自殺身亡,該公司存在中國銀行河松街支行3億余元資金也“不翼而飛”。哈藥集團重組的前景迷惘。
2005年05月27日福布斯.COM消息:自殺民警潘余均死前血書“我冤枉” 潘的妻兄張金義根據潘死亡現場的細節推測了潘的死亡過程。他說,潘當時著便裝來到了黃陂的那片墓地,他先用一枚易拉罐的拉環割破了左手動脈,這致使他在死后手上仍流滿了血。隨后潘用一根電線自縊于一棵樹上。在自縊前,他用血在一塊墓碑上寫下了“我冤枉”三個字。
一個人自殺平均會使6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受到打擊——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結果。但是,如果親朋好友能正確對待身邊人的不正常情緒,及時給予關注和幫助,悲劇就可能不會上演。一句問候,也許能挽救一條生命。
自殺常見的征兆有:
?。ǎ保ψ约宏P系親近的人,表達想死的念頭,或在日記、繪畫、信函中流露出來。
?。ǎ玻┣榫w明顯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奁?、行為怪異粗魯。
?。ǎ常┫萑胍钟魻顟B,食欲不良、沉默少語、失眠。
(4)回避與他人接觸,不愿見人。
?。ǎ担┬愿裥袨橥蝗桓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6)無緣無故收拾東西,向人道謝、告別、歸還所借物品、贈送紀念品。
對具有自殺傾向的人要點
對有自殺傾向的患者而言,心理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要讓患者表達他的不良心境、自殺的沖動和想法,使其內心活動外在化以達到疏導效應。首先讓自殺患者認識到自殺不過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已,并非目的。因為絕大多數自殺企圖者是因為面臨生活逆境不能解決時才選擇自殺的,是希望“一了百了”,但如果有解決目前逆境或危機的其他方法,可以避免自殺。因此,圍繞這一改變認知的前提,可以采取:1)交談、疏泄被壓抑的情感;2)認識和理解危機發展的過程及與誘因的關系;3)學習問題解決技巧和應對方式;4)幫助患者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人際交往。另外,注意強化患者新習得的應對技巧及問題解決技術,同時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現實和注意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
具體干預措施:
1、讓他/她描述當前對事件的情感反應,探尋當事人的情感反應。
2、確定當前導致自殺的應激源。讓當事人描述當前人際關系、工作環境和其他導致自殺的應激源的種類――疏泄被壓抑的情感。
3、講述任何自殺想法。評估自殺,注意自殺計劃的細節、支持計劃、所作的準備,感知道的對沖動的控制等等。
4、尋找感情支持的資源。詢問何人是當事人信賴可尋求的支持者(朋友、家人、同事),鼓勵當事人和他們聯系。
解決當前危機需要采取的措施:
1)問當事人奇跡問題(如果你的問題一下解決了,你會怎么看,又會怎們做)。
2)提出并驗證可變通的應對方式。應該從多種不同途徑思考變通的方式來幫助當事人,而非死路一條,如:環境支持。這是提供幫助的最佳資源,讓患者知道有哪些人現在或過去能關心自己;應對機制,即患者可以用來戰勝目前危機的行動、行為或環境資源;積極的、建設性的思維方式??捎脕砀淖冏约簩栴}的看法并減輕應激與焦慮水平。如果能從這三方面客觀的評價各種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就能夠給感到絕望和走投無路的自殺企圖者以極大的支持。
3)在青少年教育中要反復強調孩子的成功經驗,并鼓勵其積極地自我評價;不要強求孩子達到完美程度;讓孩子感受到親人、老師的愛等,這些都是培養青少年自信的方法。另外,青少年正確對待自己的感情,養成向父母、朋友、醫生交流溝通的習慣。選擇相互信任的溝通,對預防心理壓力或有自殺危險的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生活的今天,中國人承受的壓力已經非常之接近日本,生存的壓力使得我們的精神高度緊張,而面對中國心理醫療專家還很少的情況下,飛鳥建議大家嘗試著去用音樂療法或者找到你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減輕/轉移自己的壓力,當然,我們更要關心我們身邊的人,如果發現情緒不對的時候,你的一聲關愛,一聲問候,也許就意味著挽救了一條生命,也許也改變了諸多人的命運。套句俗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是美好的人間。
轉載飛鳥一稿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