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臥式
為配合受照料者的病況生活需要,可采用不同的臥式。常用的臥式,分述如下:
* 仰臥(背臥)
受照料者仰臥,頭下放一軟枕,身體平直,雙手置身旁或頭部兩側(cè)。雙膝伸直或徵屈,如膝部屈起,應放一薄枕膝下(見圖2—1)
此臥式可使全身松馳,但下列病者皆不宜采用;
— 呼吸困難或心肺病患者
仰臥使肺部活動受限制,令病情惡化。
— 胸部手術(shù)后
仰臥令肺部活動受限制,易于引致并發(fā)癥。
— 久病及有精神病者
仰臥者難于活動觀察四周環(huán)境,日久會產(chǎn)生精神憂郁。
* 側(cè)臥
受照料向左或右側(cè)臥,于左側(cè)臥時,右腿及膝彎曲,以薄枕置於右臂及右腿下,予扶托,右側(cè)臥時則相反(見圖2—2)
適應癥 :此臥式適用于需臥床休息及常轉(zhuǎn)換位置者,目的是使受照料者舒適,利於施行背部護理及進行直腸試體溫等。
圖片021—1(圖2-2)
* 端坐臥式
受照料者端直坐于床上,在頭、頸及背部放置四、五個枕頭,亦可加上靠背架,再置兩枕承托雙手。按需要于受照料者臀下放一氣圈,以減低骨部受壓,另備足靠以防足垂及防止受照料者向下滑落(見圖2—3)
適應癥 :呼吸困難,慢性心病或哮喘病者宜采取用此臥式,使呼吸系統(tǒng)暢順,協(xié)助胸部擴張,同時使長期臥床者能觀看四周事物。
* 半斜仰臥式
以數(shù)枕或靠背架承托受照料者的背部,使其作半斜臥姿勢,受照料者足部應有適當打擊扶托以防滑下。(見圖2—4)
此臥式可使受照料者舒適地臥著和觀望四周。
圖片021—3(圖2-4)
* 伏臥式
受照料俯伏于床上,頭頸部一邊以利呼吸,用枕頭承托頭部,胸下及足踝部可各放一枕,以增加舒適。(見圖2—5)
適應癥:
·背或臀部之疼痛,或有損傷者(如炸傷、燙傷等)。
·防止背部發(fā)生壓瘡。
圖片022—1(圖2-5)
* 復原臥式
受照料者仰臥于床上,一腿伸直,另一腿屈曲,一手九十度角擺放在身旁,另一手則屈在面及胸前,頭部轉(zhuǎn)側(cè)向一邊以防止舌頭倒后阻塞氣(見圖2—6至2—9)。
此臥式之用途與伏臥式相若,如用于昏迷者時,宜移去枕頭.
文章來源:香港圣約翰救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