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女大學生自殺前的心靈獨白(下)
2006-05-11
獨白五

  生與死抉擇持續兩三個月

  在選擇死亡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猶豫、徘徊、輾轉,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在生與死之間進行抉擇。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二三個月。

  在那個階段,我曾經的一切榮辱得失對于我都不重要了,曾經的輝煌早已遠離了我,包圍著我的只有無邊的痛苦和對自己徹底的絕望!

  我甚至想好了采取何種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跳樓太需要勇氣了,我想吃安眠藥,沒有痛苦,就像睡去了。

  也許我選擇自殺是一種自私,但是我真是太痛苦了,我實在沒有辦法擺脫。如果要結束痛苦,就選擇死亡,就像睡去一樣。

  也想給父母寫封遺書,交代一下算了,心理很難受,反反復復。如果說那個時候還有什么讓我最割舍不下的東西,那就是老師這么長時間來對我的付出。

  家長領我去過醫院,是看軀體病的醫院,說是神經衰弱。但如果要去心理門診,去精神病院,就需要很大勇氣。因為還是希望自己能好起來所以就鼓足勇氣去了。

  雖然生活中有各種壓力和痛苦,但當你真的面對死亡的時候,那需要更大的勇氣。不是萬念俱灰,絕望到極點,但凡有一根救命稻草你都會抓住。

  獨白六

  一張調查問卷成了新起點

  選擇自殺的人一定是內心承受著很大很大的壓力,在某個特定的階段,會有一部分學生可能產生那種念頭,有的重些,有的輕些,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普遍會遇到的問題,但當他們深陷其中時,那種壓力就會像山一樣大,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走不出來,所以周圍人的關心和幫助就很重要。
世間有很多值得留戀的東西,如果這些他們都不顧了,毅然決然要走下去,就是這些壓力他們實在承受不住了,覺得自己從這個世界消失掉要比忍受這種痛苦可能還要好一些。最好就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及時地解決掉,即使已經積累到一種很嚴重的程度,這時候周圍的人能及時的發現,能真誠的去幫助他,而不是歧視和鄙夷,那么他也不會走出那一步。

  藺老師、系里老師同學的幫助,讓我感受到周圍人的善意和關心,原來世界有很多值得留戀的東西:他們無私底關懷我、團結一致地幫助我,挽救我,這是莫大的恩惠,一種溫情。

  不過也不是一次能解決好我的問題,因為畢竟那么多年的積累。藺老師幫我分析我的困惑,還給了我一個作業:問周圍熟悉我的同學,他們是怎么看待我的。我很認真去做了,幾乎全部同學都是感覺到我許多方面還是很好的,雖然現在有問題但也相信我可以克服,周圍人眼中的“我”和我認為的自我有很大差距,我總是陷在自己的圈子里!

  調查問卷是一個起點,老師告訴我每天為別人做好事,為別人做了有意義的好事,我在別人的心目中就越來越好,別人就會愿意和我交往,而且也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藺老師與系里管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老師聯系,他知道我這種情況后也為我做了不少工作,他又和我的任課老師聯系,老師們一點也沒有歧視我,相反都齊心協力想辦法幫助我。這種毫不摻雜功利色彩的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真的令我很感動!這也是支撐我后來雖幾經徘徊卻最終沒有走上絕路的重要原因之一。班干部也從生活各方面來關心我,找我一起玩,談心。我開始多和周圍人接觸,在很多場合也會有系里的同學主動來和我說話。
獨白七

  大三開始懂得“悅納自我”

  大三就比較正常了,雖然學習不如自己盼望的名列前茅,但是也能接受。從學習方法上慢慢去調整,人際關系也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多和周圍人交往,融入他們的圈子,多聽講座,去參加一些活動,慢慢就調整過來了。

  雖然后來學業一直也沒有達到自己希望的那樣名列前茅,但也順利畢業了。我認為上大學最大的收獲不是學業上有多大發展,重要的是我性格的轉變、自信心的建立、健康人格和心態的塑造。雖然有這樣一段很痛苦的經歷,但后來也把其他方面彌補上了,就感覺生活特別美好,周圍人都那么友善,太陽每天都是那么亮,都是新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回想走過的道路,具有良好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就是藺老師一直強調的要“悅納自我”——就是要坦然、愉悅地接納自我,不僅接納自己的優點,更要接納自己的不足。雖然這個自我并不完美,還有很多缺點、遺憾,有很多事情經過自己努力也沒有達到,但我能接受現實,并向理想的自我去努力。不要鉆牛角尖,陷入一種僵化的思維方式,而是開放地面對周圍人和世界。這些在我后來的考試、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讓我受益,是讓我受益終生的東西。如果沒有建立起這些,我想即使我勉強畢業了,將來肯定有一天我還會出問題。

  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某一門功課不好甚至不及格,以后還可以彌補,但健康人格、心態和性格的培養和建立是刻不容緩的。如果沒有這些,即使你上了好大學,也會出現問題:有個好的心理狀態,即使學業有失誤,沒有考上理想學校,將來也會發展好,很多沒有上名牌大學的人不是后來發展也很好嗎?因為他們有這種意志品質,有健康心態,能正確面對現實的挫折,遲早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母親給了我身體,養育我成人,但從心理上、性格上幫助我調整轉化的是藺老師。

  獨白八

  根源于家庭 形成于社會 表現于學校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有十幾年歷史,但普及面還不是太廣泛。高校有這方面專門心理咨詢的機構,對學生成長進行心理輔導,市區、領導比較重視的中小學校開展得不錯。但廣大的郊區和農村的中小學在這方面還是很欠缺,無論是領導重視程度、人員的配備,還是資金投入方面都有差距。所以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可以說是任重道遠,需要大家不斷努力。社會各階層都來重視這件事情,全社會都來關心這件事情,才能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好。

  學生在學校里表現出心理問題,有的甚至比較嚴重,其實根源在家庭。就像臺灣著名心理學家張春興所說: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會,表現于學校。所以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應當來倡導、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雖然出現在孩子身上,但吃藥的不應該僅僅是孩子。

  很多家長這方面的意識很不夠,但家長是孩子成長第一任老師。在他入學之前很長時間都是在家里,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影響。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以說比老師的影響更重要。但是現在家長還是重視分數,主要看孩子能考多少分,能不能上大學,不重視他們人際交往、健康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一些對孩子成長更重要的方面被家長忽略了,而這關系到他們將來能不能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社會大環境里也有很多不良因素。比如網絡、影視含有許多不良信息,社會風氣比較浮躁,中國很多優良的傳統被丟掉了。許多“不良少年”都是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才誤入歧途的。青少年是易感群體,他們的是非標準人生觀價值觀都還不是很成熟,容易受到很多誘惑。同時青少年時代又是個“多事之秋”,是最容易出問題的。

相關閱讀:女大學生自殺前的心靈獨白(上)

文章來源:39健康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