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波音(中國)攜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青基金舉辦的“跨界公益創新項目啟動儀式暨放飛夢想——鄉村航空科普‘雙師’首課”在北京市密云區北莊鎮小學舉行。
啟動儀式上,北京和重慶兩地跨屏授課的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航空知識、動手制作飛機模型,這同時也標志著“放飛夢想”線下航空科普活動正式進入了線上2.0時代。
據了解,波音與友成常青基金將在邊遠鄉村地區推廣航空科普課程,深入展開針對鄉村教師航空教學實踐的培訓,為參與培訓的教師提供免費的航空科普培訓課程、線上專家支持、課程教材及航模耗材支持。此次跨界公益合作使低成本、高效率、陪伴式的鄉村航空科普項目成為可能,將有效賦能鄉村教師群體,輻射更多偏遠地區學習資源匱乏的學子們。
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指出:“友成常青基金在過去的七年里,與多家企業、教育機構展開合作,致力于為貧困地區引入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培訓體系。我們非常重視‘放飛夢想’航空科普項目在培訓科技教師、開展科普課堂以及教材套材等方面的豐富經驗,也堅信與波音的合作,將使雙方優勢互補,既能豐富‘雙師教學’的課程內容,也為‘放飛夢想’項目注入了互聯網基因,讓更多孩子都能享受到航空科普教育。”
據介紹,“放飛夢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項目”旨在增進中國青少年對航空知識的了解,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全面高素質的人才。項目開展九年以來,已有1400多所學校、超過十萬名中小學生參加活動;共組織40余場公開課,70次教師培訓,2400人次科技教師接受培訓。累計配發教材和模型套材各113500套;51所學校將活動教材列為校本教材,42所計劃成為校本教材,獲得3余萬課時的積淀。目前,“放飛夢想”活動全面覆蓋北京地區17個區縣的200所小學,并拓展到陜西、西藏、四川、等地區。
友成常青基金的“雙師教學”項目是國內首個采用雙師慕課模式的教育公益項目,依托互聯網技術,為貧困地區引入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培訓體系。經過三年的磨練,“雙師教學”項目已經覆蓋了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超過200所鄉村中學,為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做出了突出貢獻。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先后完成的《雙師教學評估報告》科學地評估了“雙師教學”項目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該地區教育質量,幫助該地區的青少年通過受教育的方式實現脫貧,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以教育消除貧困的目標。
未來,波音與友成常青基金在此次航空科普項目合作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創新活動設計,不斷開拓項目覆蓋區域,建立城鄉互動機制,通過不斷優化完善項目活動,如:增加專家團隊、舉辦講堂式活動、優化培訓授課等舉措,讓更多邊遠地區的孩子學習到航空知識,激發他們對航空的興趣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