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試王國”,每年沖刺高考的學子們,尤其渴望在這人生的緊要關頭能超常發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就讀于北京理工大學的黃濤去年是如何親歷高考,由失常發揮走向超常發揮的。
出乎意料高考殺出一匹黑馬對于黃濤來說,2005年的高考是一段讓他終生難忘的日子。
黃濤非常清楚一模(指高考模擬考試)考了550分時的心情,說夸張點,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但黃濤很懂事,為了不讓父母再操心,他獨自冷靜考慮了一整夜,找出了失利的兩大原因:一是考場發揮不很理想,二是前半段復習不理想。然而,他究竟是怎樣實現從一模的失利到高考的成績飛躍呢?
實力大同小異心態決定高低黃濤高考時,當時倒數第二道選擇題比較難,他就先不在意它,接著繼續做填空題。最后等把整套試卷都做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又返回來做那道選擇題,竟然一下子就想出正確答案來了。黃濤說,知識是硬件,心理是軟件,這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金字塔的最底層是我們所學的知識,你要超常發揮,首先知識要到位,這是所謂的實力。第二層是考試技巧。很多人到了半山腰就上不去了,就是因為缺少技巧性的手段與方法。最高一層是心理上的調適。心理調適上不去,就達不到一種超越、一種突破。黃濤在考試中得心應手,能沖到金字塔尖上,就是因為在考前做了各種各樣的心理放松練習。
心理專家在進行大量高考咨詢的個案調查后,歸納了影響考生正常發揮的“四個怎么辦”:一是如果我考砸了怎么辦?二是遇到了難題怎么辦?三是考試中別人比我做得快怎么辦?四是我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怎么辦?這“四個怎么辦”都具有消極的心理暗示作用,而黃濤卻把它們巧妙地變成了四個積極的心理暗示。
一走入考場,黃濤先把眼睛閉上,回想老師上課時親切的表情、詼諧的動作,并且想到老師都是學校里最“牛”的,自己也盡了最大努力,應該沒什么問題。這就像給自己打了一針強心劑,他顯得特別自信和放松。
對“四個怎么辦”,黃濤自有對策:第一考砸怎么辦?他想的是“要砸一起砸,不是我一個人砸”。第二遇到難題怎么辦?他也想“要丟分大家一起丟分,我丟分了,別人也在丟分”。我能做就做,先把簡單的題拿到分了,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水平進一步發揮。第三別人考試比自己做得快怎么辦?他認為別人做得快,也許出錯會更多,而我做得慢,卻比他們做得仔細又準確。第四考不上理想大學怎么辦?他想,我現在不去想理想的大學,只想怎么得到理想的成績,先抓眼前最實在的東西,遠的東西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專家支招三種暗示法利于超常發揮對于考場的發揮,北京著名心理學家岳曉東教授提醒,考生要建立起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系統。最簡單的三種暗示法,一是音樂暗示。在進入緊張的高考階段后,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能使心境愉悅。二是食物暗示。要吃讓自己感覺好的東西,喝讓自己感覺好的東西。三是語言暗示。比如,拳王阿里在每次出場比賽前,都要對著所有人嚷嚷,我是最好的,我就是冠軍,我是不可戰勝的。他這樣做,非常容易在比賽中超常發揮。
高考是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它帶來的不只是苦難,更多的是收獲……
來源:大河健康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