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考生考試時的心態在高考中的作用列第一位,因為此時文化知識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知識水平基本定型,技巧的掌握也成定勢,惟一最具有彈性和沖刺性的,莫過于良好心態了。下面介紹的兩種心態對考生有一定的幫助。
積極暗示的“阿里心態”。據說美國前“世界拳王”阿里,每逢參加重大的拳擊比賽時,總要乘坐敞篷汽車招搖過市,一路上高呼口號:“我是拳王,阿里必勝。”這樣虛張聲勢固然令人好笑,但其先聲奪人的“精神勝利法”卻能壓倒對手,同時給自己的積極心理暗示也往往能收到奇效。所以,考生在考試前幾天要做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對自己說“我能行”、“我都準備好了”、“我有很多優勢”等類似的話。但要注意也不能太多,因為人的心理有一種“飽和”的趨勢,任何性質的刺激如果過多,都起不到它真正的作用,有時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
一心一意做好眼前事的“瓦倫達心態”。瓦倫達是美國走鋼索的雜技演員。鋼索一般懸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沒有任何人身安全保護措施,還有來自風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擾,人在上面行走,其危險可見一斑,但他始終能獲得成功。對此,瓦倫達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一心一意地走好鋼索,不管得失。”對于每一名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誰都希望獲得成功,但是要想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應該具有瓦倫達心態,要少考慮高考成功后的鮮花和掌聲。過分關注于成功、榮譽,沉醉于對勝利、成功的向往和喜悅,會分散對考試的關注,往往影響到正常水平的發揮。同時,也要少考慮考試的失敗。高考的競爭是殘酷的,有競爭必然會有失敗,如果對考試失敗過分地考慮,其結果可能真的會造成失敗。專注眼前事,才能調動全部的能量應對高考。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