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很多青少年吸煙的心理社會因素
2006-05-30
既然吸煙有許多危害,為什么吸煙的青少年人數卻逐年增加? 調查表明,開始吸煙原因以好奇心、模仿、交際需要為理由的最高,其他為解悶、提神、顯示自己成熟等。而在影響吸煙行為形成的危險因素中,主要有以下四種:
1) 主要的是來自朋友、同學、同伴的壓力、互相影響、互相鼓勵吸煙,互相敬煙。例如,同學在聚會娛樂時,朋友敬煙,又不好意思拒絕,在這種情況逐漸形成,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青少年在一起時抽煙更厲害的情況。
2) 次是長時間承受較大的生活壓力。由于青少年在學習、戀愛、就業、生活等方面的壓力較多, 而知識,經驗又不足,情緒不穩,承受和調節能力較弱,因而會促使他們在吸煙行為上尋求心理慰藉。
3) 為吸煙有一定的益處。有些青少年受社會誤導,認為只有抽煙才能顯示男子漢的風度和氣質。而更多的人把抽煙作為一種社交方式,交際需要逐漸形成抽煙行為。
4) 老師及所尊敬的人持續吸煙。人類行為的形成是個學習、模仿、逐步定型的過程,青少年正處在學習、成長的時期,老師、家長的吸煙行為在青少年中往往起到誤導作用,并使反吸煙教育的說服力下降。目前許多電影、電視中的英雄人物、領袖人物的吸煙行為對青少年吸煙產生了不良誤導作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