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北京科技報
城市睡眠障礙發病率達57%———
當你被失眠折磨時,你應該深刻地反省自己:你是不是在世俗的欲望的泥潭中陷得太深太深!在我看來,失眠是一種懲罰的象征,它專門懲罰那些抓住自我不放的人。
———題記
最新調查
2006年“世界睡眠日”之際,法國賽諾菲安萬特集團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向媒體公布了有關睡眠的最新調查結果。據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杭州6城市普通人群失眠狀況的調查,睡眠障礙發病率達57%,最主要的失眠癥狀為睡眠維持困難,其次為入睡困難。近四成失眠患者日常功能受到影響。大多數失眠患者,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患者,認為主要原因是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所致。
案發緣起
失眠折磨得我 好像活在地獄中
41歲的呂瑾靜是杭州一家服裝店的老板。大女兒18歲,去了英國讀法學;老二是男孩,現在一家貴族中學讀書,丈夫是一名政府官員。依常人來看,呂瑾靜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有一個十分美滿的家庭。然而,多年來,呂瑾靜一直被嚴重的睡眠障礙困擾。
“幾年來我好像活在地獄中,失眠將我的生活徹底攪亂了,我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又睡不著。煩,總想發火,看誰都不順眼,整天疑神疑鬼的,不相信人,很多要好的朋友也都疏遠了我。我一米六五的身高,現在只有四十來公斤。我現在都不敢照鏡子,你看我老成什么樣子!為了克服失眠,我吃過上十種藥物,但這些藥物對我改善睡眠毫無幫助。”
“我在失眠最嚴重的時候曾自殺過,我一次服了50粒氯硝安定,差點死了!我這兩天不僅失眠加重了。而且出現了妄想。前天晚上,凌晨兩點鐘了我還不能入睡,于是我打開臺燈想看一會雜志。可當我開燈之后,看到熟睡的丈夫,突然產生殺掉他的沖動。這念頭讓我很恐懼,我趕緊關掉臺燈,將頭蒙在毛毯里。然而殺掉丈夫這幾個字好像鉆到我的腦子里趕也趕不走。我被這種念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原以為這種念頭第二天便消失了,但誰知道它還在我的腦子里,似乎有人鉆在我的腦子里在不停地對我說‘殺掉丈夫’、‘殺掉丈夫’。”
醫生分析
她說,失眠源于一次考試失敗
“你和丈夫近來發生過沖突?你們關系怎么樣?”我問。
“我們沒有發生沖突呀!我們關系很好,沒有什么矛盾。他很愛我,脾氣很好,我脾氣有點急躁,他總是讓著我。”呂女士說。
“你這種情況不屬于妄想,它叫‘暴力念頭’。大腦行為學研究發現嚴重的失眠可以使大腦產生生理機能性病變———可以直接產生暴力念頭和行為。所以你不必擔憂,你的暴力念頭是失眠引起的,它并不是精神分裂癥的癥狀。”
呂女士聽后,臉上的愁云一下子消散了。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患上失眠癥的,沒有伴隨某個特定的事件?”我問呂女士。
“我是五年前開始出現失眠的,剛開始沒有這么嚴重。我那時正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復習,我一邊復習一邊擔心自己考不上,晚上睡覺時也擔心,一擔心就睡不著了。考試時,由于睡眠不好,頭腦糊里糊涂的,很多題我都做不下去,狀態差得不能再差了。結果沒考上,落榜了!我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當律師的愿望也泡湯了。后來,整天在想下次還要不要考律師的事,失眠便加重了。”呂女士痛苦地講著。
我清醒地感覺到呂女士是一個典型的“左腦人”
“你是學法學的嗎?”我問。
“不,我是學外貿的,但我喜歡律師這個職業。”呂女士說。
“為什么喜歡做律師?”我問。
“難道讓我一輩子經商嗎?不,我絕不會滿足于做一個商人,做商人不能使我感到心滿意足,我想當一個杰出的律師,像希拉里那樣。”
“那你平時常去散步或參加一些健身活動嗎?”
“哪有那個閑工夫!”
“你喜歡欣賞古典詩歌嗎?喜歡欣賞音樂和美術嗎?”
“不喜歡,那都是閑得無聊的人喜歡干的事,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我不喜歡虛的東西。”
“你覺得自己每天是在輕松愉快中度過的還是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的?”
“肯定是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的。如今這時代你不忙碌、不拼搏,你只有當失敗者了,誰給你房子,給你小車,給你鈔票?”呂女士帶著爭辯的口氣對我說。
……
三個小時的談話,使我清醒地感覺到呂女士是一個典型的唯理主義者。這種人只追求成功而不追求快樂,他們將自己牢牢地抓住不放,使自己身心均處于疲憊不堪的狀態,我管這種人叫“左腦人”,因為他們只會用半個大腦生活。
“左腦人”為何不能入睡
人實際上長著兩個大腦———左腦和右腦。根據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左腦與右腦是有嚴格分工的:左腦屬于理性的、社會化的、功利的、競爭的、時間性的、邏輯性的、計算的大腦,而右腦是感性的、自然的、游戲娛樂的、合作的、空間的、感覺性的大腦。一般來說,我們要成功,就必須充分使用左腦,然而,假如我們要幸福,要擁有完滿的人生,就必須充分地發掘右腦的潛能。假如我們偏廢大腦的任何一側,我們就將會成為只擁有半個大腦的人。
另外,研究發現:人的右腦支配著夢境,也就是說,右腦是產生潛意識的大腦,而睡眠狀態正是潛意識的狀態。潛意識與意識是對立的,它屬于黑暗、原始、無理性、惡、情感、性、自由、死亡。我們在夢境中出現的情境都與這些潛意識元素有關。
民間將睡眠叫作小死,意思是讓你暫時死一次。死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拋開、”“丟棄”。而左腦型的人正是不愿丟棄、不愿拋開的人,他們會牢牢抓住世俗的東西不放。事實證明,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那些逞強好勝的人均是左腦型的人,由于這些人意識力量太強,壓制了潛意識,所以他們便難以進入夢境。“左腦人”不僅是睡眠障礙患者的潛在人群,也是焦慮癥的高發人群。
治療方案
刪掉生命中過多功利性目標
為了讓呂女士實現“放”的目標,我讓她將她的愿望、追求、期待以及她平時為之忙碌的事務全列出來,然后刪去其中的百分之七十。呂女士列出了一大張她的人生計劃,比如:她計劃在三年內在上海淮海路開一家高檔服裝專賣店;在五十歲時在海南省建一座海濱莊園,同時在英國擁有房產。她還打算在五十五歲后寫小說,將自己人生經歷寫成傳記小說,然后一舉成名。除此之外,她還為她女兒、兒子規劃了“美好的前景”。
不難看出,這些計劃、愿望、目標均為功名性的。當我讓呂女士將這些愿望、計劃、目標狠狠地刪掉時,她哭了,她告訴我這些目標是她的人生價值。我告訴呂女士,人生的任何行為都必須符合生命法則,而生命法則和個人愿望不一定是一致的,當二者發生沖突時,應學會“放”與“取”。假如一個人因為追求個人愿望而患上失眠癥,那么他就是擁有全世界、他就是住在天堂里又有什么用呢?!
我的分析對呂女士的觀念沖擊很大,她的失眠癥更加嚴重了,但我覺得她這是在實現一種精神變革和觀念轉型帶來的結果,不久她的情況就會有一個突破性的好轉,
針對呂女士的情況,我還為她進行了藥物、飲食療法和死亡體驗療法。
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呂女士的失眠癥逐漸好轉起來,她最后終于告別了失眠癥的困擾,她說她現在一覺能睡到天大亮,睡眠對她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崇高的享受,她從來沒像現在這樣覺得睡覺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呂女士不僅是睡覺狀態改善了,她改變的將是整個人生的方向和態度。